如果孩子犯错,我们这样做

这几天家里装修房子,我走出阳台寻儿子,正巧听到楼下的阿姨投诉,孩子做了错事,我赶紧问:怎么了?

邻居阿姨:把我的花园砸碎了,我如果不要求他们把碎石拿走,估计就跑了。

看起来阿姨有些生气,我喊嘟嘟小朋友:帮我把哥哥寻回来。

我丢下正装修的房子,赶紧下楼。

我坐在楼梯问:

我听说……

我好奇发生了什么?

你们愿意告诉我吗?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不是我,我不知情,是他……

我:停,慢慢来,阿姨不打人,不用害怕和担心。我只是想了解事情的真相。请先告诉我,这个砖头是谁从哪里搬来的?

孩子们:是他。他们指向穿红衣服的孩子。

我:他们说是你,真的是你吗?

红衣孩子点点头诚恳的说:是我,阿姨。

我:然后……发生了什么?

周:阿姨,我不知情的。

儿子:妈妈,我也不是故意的。

我:也就是说后面你们就把它砸碎了,对吗?

孩子们:嗯。

我:这个事情我们做错了,知道吗?我看见奶奶刚才生气了,这个花园是奶奶辛辛苦苦弄起来的。你们愿意向奶奶道歉吗?

孩子们:可以。

我:我觉得你们都特别棒,知道吗,因为你们都具备了领袖的特质,担当不推卸责任,很勇敢,虽然行为错了,但态度很赞。你们就在这里等奶奶。她去取快递了,一会就回来。

儿:妈妈,你赶紧回去吧,家里没人监工。我们守在奶奶必经之路上。放心。

我往回走时,看见了阿姨:阿姨,真的抱歉,孩子们太调皮了。

在和阿姨交流中,我同理了阿姨的感受,肯定阿姨的辛苦,赞叹了阿姨为美丽小区而付出的努力。最后分享了我小小的想法:阿姨,如果您以后修葺花园,不妨要求孩子们帮忙参与。我想当孩子们感受到您的辛苦,并参与其中时,我相信他们更能自动自发的去爱护好这个花园。

理解六层次,上三层是精神层面,包括:使命、身份、价值观/信念;下三层是行为层面,包括:能力、行为、环境(问题)。

如果我们更多的关注下三层,内在的改变动力并不大,甚至需要奖惩才可能驱动行为的有效改变。

理解六层次

如果我们能更多关注上三层,赋予孩子信念使命身份,孩子就有了内在的动力,改变更容易发生。

我带领孩子去给阿姨道歉,人要学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阿姨把道理给孩子们一讲,并呼吁孩子们维护好共同的家园,最后还带领孩子们去认识花园的植物。

阿姨给我留言:带他们几个参观了我的小花园,一颗一颗的认识那些花草,奶奶怎么做的?原来是怎么样的?现在变成怎样的?他们也知道错了,所以奶奶说原谅他们啦,以后不再这样了,就是好孩子。

我很感动感谢于阿姨的操作,也给阿姨留言:阿姨,您真厉害。妥妥的教育课,太精彩了,膜拜。

如果每次错误,我们都可以当成成长的契机,该多好。

最近,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随着孩子的成长,社会支持系统是如此的重要,为此我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

今天你为孩子的社会支持系统存款了吗?

原创作者:雯雯

写作地点:南宁.蜗牛居

写作时间:2020年5月17日16.2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