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登陆小红书,就发现我的小红书就炸了!平时刷来刷去就那几样,美妆啊穿搭啊,审美都疲劳到极致了。结果现在,这是咋了?首页里蹦出来的,全是我之前见都没见过的,金发碧眼的,有的还顶着一头蓬松的卷毛,说着那叫一个别扭的中文,说不出的别扭和好玩。仔细一瞧,发的还都是些自家后院的猫啊、狗啊,还有松鼠,甚至还有人晒驴!这是什么新潮流吗?
再往下刷,发现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这些个美国人,嘴里嚷嚷着自己是“TikTok难民”。难民?这词儿听着咋这么害怕呢?仔细查了查,好家伙,原来他们前脚还在TikTok上跟自家粉丝含泪告别,说什么“last video”,整得跟生离死别似的,那视频里头,一个个说着“再见”、“谢谢”,后脚他们就组团跑到小红书来了,还带着猫猫狗狗,浩浩荡荡的,这阵仗,妥妥的就是一出赛博搬家啊。
这事儿越看越有意思。听说,小红书因为这波“难民潮”,直接冲到了美区App下载榜的前三名。而且,我发现那个下载榜第一的“Lemon8”,看起来怎么这么眼熟?这界面,这功能,还有这P图的方式,跟小红书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啊!后来一查才知道,敢情这Lemon8就是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搞出来的,这不就是“山寨”小红书嘛,真有他们的!
这一切的源头,还得从去年三月份说起。当时美国那边,众议院以352票赞成、65票反对,通过了一个针对TikTok的提案,叫什么《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侵害法》(Protecting Americans From Foreign Adversary Controlled Applications Act)。简单来说,就是逼着字节跳动,要么在165天内把TikTok卖了,要么就从美国市场滚蛋。
今年1月19号,就是美国最高法院给的最后期限,决定TikTok在美国能不能继续用。1月10号那天,美国最高法院还专门讨论了这个事儿,开了两个小时的会,最后的结果,还是维持原判,让字节跳动在2025年1月19号之前处理好TikTok在美国的业务,要不然就彻底封禁。眼瞅着米国政府没有转圜的余地,美国用户们心里也慌啊,所以他们就开始给自己找后路了,这不,就跑到小红书来了,还自称“TikTok Refugee”,贴上最惨的标签,跨越最长的距离只为给自己寻找第二个“赛博故乡”,真是闻者伤心,见着落泪。
我还特意去搜了下,发现“TikTok Refugee(抖音难民)”这个话题的流量居然有四千多万,帖子也有近10万个,这阵势,真是吓人!这两天,小红书在谷歌的搜索量也蹭蹭往上涨,简直是现象级的了。
为了搞明白这帮“难民”到底在想啥,为啥偏偏选了小红书,我还特意加了一个他们建的“小红书抖音难民群”。群里那叫一个热闹,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不过,他们讨论最多的,还是怎么在小红书上“混”下去。
一进群,我就被满屏的“交猫税”给刷屏了。啥叫“交猫税”?原来这是小红书上的一个“规矩”,新来的用户,得发自己家猫的照片,才能算是正式“入伙”。没猫的咋办?那就发狗的,再不济,兔子也行,只要是宠物,都能拿来当“投名状”。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帮美国人,为了融入小红书,也是拼了。不过也难怪,谁让宠物照片的流量大呢,只要你发一张,评论区里立马就能冒出几百张,挡都挡不住。
除了“交猫税”,还有一些美国人,已经开始学起了中文互联网上的那些梗,什么“yyds”、“绝绝子”、“内卷”,用得那叫一个溜,感觉他们都快成“中国通”了。他们在小红书上“扩列”,到处找共同好友,还建了一堆按城市和地区分的群组,在里面认老乡。我看到有个美国博主说,他在小红书一天涨的粉丝,比在TikTok一年涨的都多,外来的和尚也开始吃上中国饭了。
说回来,咱们中国网友也没闲着,看着这群初来乍到的美国友人,有些人就开始“使坏”了。你不是想学中文吗?行,来,先记住“意思”到底有几个意思!
与此同时,那些早一步“移民”到小红书的“老难民”们,也没闲着,他们开始手把手地教“新移民”怎么用小红书,怎么开字幕,怎么用翻译软件,那叫一个热心肠。我看到他们建的那个难民群,群规还挺严格的,不仅写明了这是“为抖音禁令而组建的避难所”,还特意强调,不准说不友好的话,不然就踢人,搞得好像真的被美国迫害了一样。
未来,小红书能否在美国继续保持这种热度,还很难说。毕竟,TikTok的命运还悬而未决。如果TikTok真的被封禁,小红书可能会迎来更多的用户涌入,但这也意味着它需要在技术和运营上做出更多调整。而如果TikTok找到了解决方案,小红书的热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但无论如何,我觉得这次美国用户涌入小红书的事件,已经让我们看到了社交平台在全球化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人们娱乐和放松的工具,更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希望未来,无论是小红书还是其他平台,能够在这种跨文化交流中找到更多的机会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