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项目经理应如何化解冲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免不了冲突。

于是乎,日常battle(撕逼)就占据相当大一部分工作,消耗了团队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倍感心累。我曾经听一位技术负责人无奈吐槽:感觉自己天天没干啥事,尽撕逼了。。。由此可见冲突对团队造成的巨大痛苦。

那么,作为项目经理,我们面对冲突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调整心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团队就像人一样,有冲突表明团队还活着,具备无限可能性,而最怕的是团队在沉默中一步步走向死亡。基于冲突,我们可以认识不足、发现新机会、了解彼此,从而创造新的价值。

其次要做到公平公正。项目经理作为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往往会在冲突发生后被拉入战局,裁定孰是孰非。我们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裁判员角色,就事论事,要做到不偏不倚,以理服人。要特别注意不能拉偏架,否则自己也会成为冲突的一份子,“剪不断,理还乱”,反而还会降低自己的公信力。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PMBOK中介绍了五种方式:

但美中不足的是,书中对冲突解决方案的适用场景却所说不多。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需要我们根据冲突产生的原因来判断。而产生冲突的原因基本可分为沟通问题、立场问题和利益问题这三类。

沟通问题

这种最为常见,具体表现就是问题没有沟通清楚,双方各说各话,钻到牛角尖里面出不来。举个例子,技术发现某迭代全是p0需求,一个迭代肯定做不完,于是找产品沟通,要求对p0需求进行区分,并提出了按照p0-p100的顺序排列,方便技术按优先级顺序提前了解需求;可是产品一听就不乐意了,需求的优先级是按照需求的重要程度来的,不能因为高优先级的需求多就说这个需求不重要啊。于是乎,两个人在优先级问题上讨论的越来越激烈,虽然都想解决问题,但奈何谁也说服不了谁,甚至动了肝火。我们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双方的诉求,就会发现产品坚守的是优先级的标准,而技术关注的则是需求预审的先后顺序,优先级怎么样其实无所谓。发现这点,解决的办法也就出来了,我们在优先级之外增加一列序号,用于说明同等优先级下我们最想交付的需求是什么,然后技术按照这个序号来依次查看就好了。

这里,我们运用合作的方式直面问题,抛开不同频的沟通,真正去理解双方诉求,从而有效的解决双方冲突。

立场问题

有这么一个事,A团队和B团队原本独立发展,可是A团队某个项目需要B团队支持,但B看完需求后说,这个基础的功能我们都有的,再加上一个通知就好了。这下把A团队给整蒙了,你B团队作为偏中台的产品线,咋还做起前台的业务来了?!这是典型的团队发展过程中的边界问题,特别是在大公司,很容易就陷入了“招人-人员冗余-研究新业务”的恶性循环,形成“无界”的大公司病。

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其实都能理解。A团队作为项目发起方,新项目可以解决自己调研发现的业务痛点,提升团队影响力;而B团队也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且开发工作量更小,可以更快的满足需要。但理解归理解,冲突还是需要解决,不能让项目被搁置。

这时,我们就要跳出A或B的立场,站在更高一层--公司产品体系的立场来处理这个事情。从职责定位来说,A团队面向业务,B团队属于中台支持型团队,那么这个解决业务痛点的项目就需要B团队妥协,为A团队提供支持,而不能掣肘。

利益问题

一段牵扯到利益,事情就麻烦了,必然会是双方谁也不肯后退一步。我曾经亲眼见证利益不一致的双方各种battle现场,而且即使是在双方项目经理的组织协调下,连基础的需求管理流程都无法统一。究其原因,甲认为乙是自己的乙方,应该以自己的需求为第一优先级,甚至要把乙融入到甲的团队中;而乙认为甲只是自己的资源之一,要依靠自己吃饭。

在这种不清不明的利益纠葛中,从一般层面已然无法解决,最后只能借助外力,将冲突上升到两个团队的领导层级,然后双方一起开一个碰头会,缓和两个团队之间的矛盾。但是转身,两个领导去私下聊结算的事情去了。哈哈哈,大佬果然是大佬。

补充说明

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回避和命令这两种还未聊到。这主要是因为回避无法真正的解决问题,而在扁平化的互联网环境中,讲究的是平等探讨,命令相对较少。不过,如果冲突双方已经陷入情绪之中,那我们果断的要先选择回避措施,等双方恢复冷静之后在来处理,避免大家在情绪激动下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而如果遇到一些特别轴的人或事,大家也不要以为领导们不会运用命令的权力,而且还要打绩效呢。

以上,就是想要分享的内容。

加油呀!也欢迎大家一起来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