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家过年,都会有很多的感触。就像以前读大学,坐着大巴车回村里的路上,一路听着时下最热门的歌曲,一路看着汽车甩过两侧的风景,瞬间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但是工作了之后,心境却不一样了。读书的时候,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想象。工作之后才知道,世道艰难,每份工作都不容易,每一个人模狗样的背后,是要付出怎么的辛酸。所以工作之后再回家,不用做了大巴车,听的歌曲也不再是被动的听那些乡村最“时髦”的歌,看到的风景也不再是只为迎接自己的“大好风光”。心内五味杂陈。
回到家中,很多的故事,让自己非常有感触,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家乡的变化有的很大有的却很小。变得是物,不变的人,从来都没不会“物是人非”,只会是“物非人是”。
最大的变化,就是村子里面人少了不少。小时候上小学,村里两所小学,满满当当都是人,六年级住校都是大通铺,一间房子住二十多号人,四年级两校合并之后,就分了两个班,到了六年级就变成了三个班级,那一届差不多有100多号人。回家之后跟留在邻乡一个村小教书的同学聊天,她所教的那所小学,全校只有十来个学生,五个老师,她教的班上只有两个学生;然而学校却很大,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哪怕都住校每人住单间也还有多。校舍和教室前两年重做了,上课用的也是多媒体,还有实验室,图书馆。我问,村小为什么不和镇上的小学合并呢,还能资源整合,老师和学生都有利。同学回答说,不会合并的,村里留下的都是老人在照看小孩,老人不可能每天去镇上接送小孩子。同学补充道,就跟你看到的一样,年轻人都往城里跑,村小的老师也想着往县城调,村里没几个年轻人了,除了过年能看到几个年轻人,平时几乎都是老人,还是需要感谢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吧,不然谁会为了这十来个学生建一所学校,保留几个老师呢。
第二个变化,就是乡村的确是富起来了,也干净起来了。听隔壁大伯讲,村里的一个道观,逢年做法事,人们捐赠的礼金都能达到十几万。村里头的各种厚重的三层大别墅也逐渐多了起来,以前也只是看到村里哪户人家赚了大钱才会回去建一座气派的别墅,现在基本很多人家都做了,即使不是别墅,也把自家的房子加了层,盖上了琉璃瓦,修饰了门头,条件允许的围上了一圈院子,有的还自建了停车场。但是,乡村的审美,的确让人非常伤感,因为工作原因,接触了很多的建筑,从没有哪个建筑让我像对我看的那些乡村别墅更失望的,清一色的大理石铺装,厚重的混凝土结构,配上铝合金窗户,还有汉白玉柱子,笨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如果是我去设计自己的别墅,我大概率会从《理想的居所》和《负建筑》里面寻找灵感,千篇一律和束缚自我的东西,不是我的风格。
第三个变化,也不能说是变化,应该叫感觉吧,现在这个社会真的是“行行出状元”了。在更早的时候,赚钱的门路就那么些,谁家会赚钱,怎么赚钱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现在不一样了,有做直播的,有做外贸卖袜子的。乡邻们聊起来,只知道人家赚了大钱,却难以理解,不明白为什么拿着手机聊天也能赚钱。过往我们那个自然村里最会赚钱的人是一个做木材生意的邻居,今年大家聊的比较多的是这两年做外贸做袜子的人。我知道这两年外贸应该是比较难做的,如果我那个邻居在家,我其实很想聊聊在这样的宏观大环境下,是如何卖袜子到国外的。每次回家过年,乡里乡亲聊得最多的就是哪家赚钱赚得多,这样的谈资是最劲爆不过的了,虽然这样的故事难以辨明真伪,但也刺激了很多的打工人,有的人一年胜过别人一辈子,难免“有人欢喜有人愁”。
第四个感受,就是农村的投资渠道实在是太匮乏了。很多家庭手里握了一笔闲钱,放银行存活期吧,利息非常的低,存定期吧,虽然有3-5个点的利息,但不够灵活。我给他们推荐了货币基金,但现在货币基金的收益并不高,才2点几(强过银行活期和一年期,也更加灵活),他们也还不会操作。有一位亲戚有十几万,这几年也不大用,不知道放在哪儿,我其实很想推荐他买一点指数基金,反正七八年不用,大概率也能涨一点,就靠货基那点收益也没什么意义。但即使这样的风险我那亲戚也不能承受,他只选择无风险的投资,无奈我也只能给他选择了微信的零钱通,年化才2%多一点。我那亲戚告诉我,也有一些放贷的,利息会很高,但他总觉得不靠谱,随时有可能损失本金。过去几年,她在另一个远房亲戚的鼓吹下,买了很多返还型的商业保险,抛开一般保险的保额,我算了下利息,还不如买货基外加无返还的商业保险。只是家人都不懂,也很难解释,我把我给家人安排的那一套组合推荐给他们,即使今年操作了,他们明年,再往后也难以操作。乡村金融的普及,是一个很重要意义也很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