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的第93天
这几天写元认知对我影响很大,自己也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想法。重新整理了一遍,对自己又有新的启示。我给自己的定义就是“个人成长”从开始写到现在,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进步。通过梳理对自己的定位更加清晰了,就是分享有价值的成长经验,普及认知思维知识。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想法同样也可以。
我相信一个人的想法选择决定了他未来。如果我不开始写作,我就不知道自己能在这里得到读者的支持和认可。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思维实现的。这几年认知这个词很火,知识可能我们本来就知道了。只是没系统的去了解过,认知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梳理自己的想法,让自己更加清晰的做出选择。
昨天我提了一个理论叫“小范围鸡头理论”意思就是你只要先比身边的人厉害一点点,你就开始走出平庸了。可能有人不认可,觉得自己已经比身边的优秀了。这又是一个固定思维的结果,这个范围是动态的。当你比身边的人都厉害的时候,你需要认识更厉害的人。去学习去成长,而不是一直呆在原地。别一根筋。。。
我提这个理论的原因是,我们受到外界很多思维的影响。每天自己坐这公交车,关注的都是扎克伯格,马云,马化腾,这些大佬。这些本来也没什么,关注大佬可以让你有更广阔的梦想。主要是这些大佬比如马云说:“人都是要有梦想的,万一要实现了呢?”可惜的是这句话是马云说的,他已经实现了。但是我们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成为这些大佬呢?
而这些人,也不仅仅是靠自己的能力,还有时代的浪潮把他们推上了巅峰。他们都很厉害值得我们学习,但也仅仅是值得学习。而不是做到他们。时代一直在变化,外面大趋势的影响和单个的人影响没那么大。天天关注成功人士,开始可以受到鼓舞是好事。时间久了就容易眼高手低,只看到了大世界,却没有关注自己。
这些是想说我们要做一个明白人,人一生的追求不一定是他们那样才叫成功。也不一定非要创业才是成功,如果你按自己的想法 过了一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你也是成功的。
而对我们个人而言,不断的成长进步。才是我们作为个体应该做的事,这里说下我对成长的理解。成长本来的意思是,通过努力不断把自己变得更好,可是自己变好不容易被感受到。最后就变成了自己的成长,需要不断的比别人更好,把别人比下去的过程。
仔细想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你自己变好其实很难在短期内感受到。但是如果你比别人厉害,就很容易感受到。
最后成长的过程就变成不断的把别人比下去,比的过还好,若是比不过那就很痛苦了。因为自己是哪个被比下去的人,自己变成了别人的衬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看我们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的比较的过程。”比较也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最要命的是我们不由自主的想去比较,看到别人那里好,自己也想做到,看到自己比别人厉害,就很开心。但是大部分可能都没有做到比别人好,偏偏这个时候还有好心人来,安慰你说没事的。你已经尽力了以后加油,这个时候心里简直就是折磨。
以上是我对成长的理解,既然成长就是比较,比较又没办法避免。下面给你一条对比的最佳路径,让你可走出平庸。
我对成长的理解是,我们每个人都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的人上升的快,有的人上升的慢,还有的人一直都没有动过。我常说做事前要先理解事情的根本逻辑,这样行动起来才能做的更好。既然是有阶段的,每个人又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就不要看太高的地方,你20岁想做到30岁的成就,不是不可能是很少能做到。做到的也不一定是天才的原因,可能只是运气罢了。
我们做的就是,先关注自己在自己的阶段里面做到最好。然后往下一阶段前进,这就是小范围鸡头理论的根基。很多时候你跟别人比,别人都不知道你是谁,有你这样一个人。还不如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变得更厉害,领先你身边的一小部分人就可以了。是不是感觉压力瞬间小了很多。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在现在这个阶段变得突出呢?
方法都简单的,这是我希望传达的一个观念。真正难的是理解,方法背后思维过程。只有自己真正理解,才能实实在在的使用起来。否则只是一堆厉害的道理,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自己一生。
成长是一个从0-100的过程,不是0之后就马上100了。一定要理解这个过程,你可以跳的很快但不会一步走到。你在1的时候就和100的比,活的不累才怪。我们要做的就是在1-10这个范围做到最好,然后像下一个阶段不断的上升就可以了。
方法就是在你的阶段里面进行多维度竞争,如果你在一方面比不过别人因素可能有很多,但是你可以多维度的进行超越。意思是我们不要在一个维度跟别人死磕竞争,很多单一的维度可能只能留下一个第一。这点我们要明白,在多维度里面没一方面的第一又能怎么样。我们可以开辟出更多的维度跟他们竞争,这个也是我从元认知里面理解到的。
就是事务本身的答案只是某一个角度得到结论。如果我们放在另一个维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拿我自己举例,我写认知思维,这领域有很多大佬已经很厉害了。从思维的深度我可能写不过他们,但是传播知识的方法有很多种,不一定都是很深很厉害才有读者。同样根据自己成长经验,用自身的感受去分享思维知识也是一个维度。这个就用到我们上面说的,每个人都是从0到100的过程。不是每个人都能直接去看很深奥的东西。那我是不是可以从思维升级入门开始写,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给不了解这些知识的小伙伴去分享。
我觉得是有需要的,竞争的维度就这样又多了一条。我们要做的就是先在一个地方做到80分,然后在开辟出一个新维度在做到80分。这样累计起来你就比单一维度100分效果更好。论知识的深度可能不如他们,但是你可以做到,更加真情实感,更加有趣,更加浅显易懂。多从读者的角度去写,和读者一起成长,在我的文章里我只是一个导游,带大家去看有用的思维知识。而不是我要给你上课好好听,我可能不一定教给你什么深奥的知识,但是我可以把自己思考理解的过程,和最后总结出来的方法跟你分享。能从里面领悟到什么,全是您自己思考的结果。我顶多算是一个小组长,负责分课本作业。
比如:你在这里写作,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你定位的领域已经被大佬占据了,可能是他们进驻的时间比你早。单纯写作功力可能比不过,但是你可以学加入一些心理学,营销学,自媒体写作的方法等等。不断的开辟新的战场,人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到最好。而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走出平庸的机会,走出平庸就是把身边的人比下去。
如果你在这里做了很多尝试跟努力,还是比不过怎么办?
记住是多维度,既然是多维度,那可以想的办法就多了。你写作比不过,除了本身自己要努力学习写作,不停的写作之外。你的多维度竞争也要用起来,除了个人能力之外。还有就是适合你读者可能你还没找到。每个平台的受众是不一样的,这里普通可能在别的平台就很受欢迎。多维度自然也包括其他平台的竞争,你可以尝试把文章发在百家号、头条号、公众号、大鱼号、微博等等这些平台都进行一个尝试。
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你要确认你在一个维度已经做到不错的成绩了,至少有一方面你是突出的。在此之前还是先修炼好内个,凡事都是有成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一次成本的付出,所以你要在自己的领域先做到及格。在开始开辟其它维度,而你在一个甚至多个维度都突出的时候,你的多维度竞争就开始发力了。
写在最后,当你使用多维度竞争之后。走出舒适区这件事就不存在了,因为你打造的是多维度的优势。而不是在一个自己不突出的地方跟第一名死磕,你要已经不是舒适区的问题了,是自己主动开辟新战场。我要多维度和你竞争我不跨出舒适区怎么比的过你,我们在同一个维度,舒适区也是一样的,如果我多维度竞争了。等于我走出舒适区,而厉害的人还在原来的维度努力。
最后送你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思考同样也可以改变命运。
无戒90天写作主题训练营
鱼堂主:原创首发,欢迎转载分享请私信联系。今天的思考就到这里,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你带来改变,有什么疑问和想和我探讨的故事欢迎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