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制的领导力》21天训练营 Day 6
2020年2月17日周一 深圳 晴133/1000
一、如何定义管理者和领导者
我们先看两个人物:
①一个放牛娃,自己不放牛,让3个孩子替他放牛,算不算管理者?
②《新世界》中金海被结拜弟弟铁林关进了自己曾经当过狱长的京师监狱,他之前的属下把他救了出来,他完全可以立即走出监狱,但是他说:京师监狱有百年历史,有着自己的规矩,不能因为我坏了规矩,铁林抓的我,也应该由他放了我。金海算是管理者还是领导者?
1、如何定义管理者和领导者
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任务的人。
上述放牛娃属于管理者,通过对3个孩子的管理替自己完成放牛的任务。
领导者:通过营造氛围来提升绩效的人。
上述金海属于领导者,营造了京师监狱“百年规矩”的组织“文化”。
2、一位管理者如果不懂上述定义
他(她)可能:亲力亲为、你们都放下等我来……
这样可能带来的好处:节省成本,不用雇佣更多的员工、也节省了沟通成本。
这样可能带来的坏处:累死自己,项目得不到推进,员工得不到成长,管理者自己也得不到员工喜欢。
3、且看两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第一位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无所不能,将士们出征前诸葛亮必赠3个锦囊,在必要时候打开,替将士们想好了所有战略战术,是一个个人能力非常强的人。将士们打了胜仗,功劳是诸葛亮的,将士们说:丞相乃神机妙算也。仗打输了,将士们回到营中,诸葛亮说:与你们无关,此乃天意。不管输赢,将士们都没有任何责任。最后迎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中没有英勇善战的年轻将领,那就让年近80的廖化当先锋吧)。可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当时没有培养出后备人才。如果说:孔子的弱点是不会培养普通人的话,全能的诸葛亮的不会的是培养任何人。
第二位刘备,刘备会哭、会摔孩子,自身的能力并不强,但他能“三顾茅庐”,为了人才先屈就自己。并培养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虎上将,还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等优秀人才。
所以:衡量一个管理者管理能力的高低是看他(她)培养出多少优秀人才。
任何组织中,能带团队的管理者最贵。
4、理事管人管理的两件事
管理者通常都能区分类似“上个月的销售业绩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属于“理事”;类似“你在公司干得还顺心吗”这样的问题属于“管人”。但通常还是将理事、管人,分不清楚,90%的管理者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理事”这件事情上。原因之一:管理者是因为做这事做得好而提升的,所以他(她)在“理事”上更容易有成就感;原因之二:因为热衷于“理事”会忽略“管人”。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去做,而忽略了培养人;人才没有培养起来,要管的事就更多,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结论1:管理者要允许员工犯错。可以眼睁睁看着员工犯错,给员工犯错的机会,他(她)的自我驱动能力会加强、责任感会更强,成长得也更快。
结论2:管理者要避免掉入“能力陷阱”。如果你长期在某个岗位有突出的贡献,这个岗位离开你运转就会有困难,那你就有可能在这个岗位干一辈子。
二、时间管理的迭代
杰克.韦尔奇说: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情很重要,那最重要的事情要分配足够的时间。因此我们需要学习时间管理。
1、第一代时间管理:管理四象限。
基于之前的简书已经写过无数篇关于时间管理,这里不再啰嗦。但数据表明:
80%的普通职业经理人都在处理“紧急重要”的事情,我们俗话说的“救火”。
70%的高效能职业经理人,注重的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管理者的核心在于处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如果这些事情不处理,拖延之后就会变成“重要紧急的事情”。
个人在工作中“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此为2020年2月17日小程序打卡内容)
①网上播放平台的技术调适改进
②二季度的课程开发
③与二季度网课授课老师沟通
④三季度市场调研方案
⑤2021教改方案
⑥俱乐部各成员关系维护
……
个人在生活中“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① 阅读、写作
② 课题开发
③ 给老妈打电话
④ 跑步、瑜伽
⑤ 和家人晚餐、看电影
⑥ 和朋友看画展
……
同之前简书所说:“不重要紧急”的事情,授权给别人做,比如:复印、接电话等。“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比如:无目的逛街、买一件可要可不要的物品,这些事情请从你的日程表中删除,以扩大你脑袋的内存。
2、第二代时间管理:GTD
樊登老师说时间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庄子的状态:“至人之用心若鉴,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物来则现、物去不留”。
大意就是说:看事做事就象一面镜子,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事情来了就双手拥抱它,事情走了就放下。
回到时间管理上来,就是把你要做的事情的时间,比如:周5(21号)晚上8点我需要在网上分享1个小时,我就把这个时间放进我的日程表里面;但我分享前,需要做相关的准备,可能准备的时间需要3个小时,那我把这个时间放在20号下午2:00到5:00,把这个准备的时间也放进我的日程表里面。这两个时间确定下来放入日程表后,就不要再想这件事情,忘记它,以免脑袋中放了N多事情,焦躁不安。等到了要处理事情的那天,再专心处理。
这就是GTD,Get Things Done,具体步骤是收集—整理—做,且只做当下要做的事情。
3、第三代时间管理:平衡人生。
画一个九宫格来说明,中间的格子写上“我明天要做的事情…”,其他8个格子分别写上你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如:事业、健康、家庭、理财、人脉、学习、休闲、心灵。以我自己明天要做的事情为例,用图说明。
巧妙分配时间,实现你的人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