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乃中华民族特有的特色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等。

      一、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习俗

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吃香肠,腊肉 看春晚(近年来才有)

二、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去百病、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三、清明节

(时间):节气清明当日,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释义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习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四、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

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榕枝,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五、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七夕节本名乞巧节,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六、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特别是月饼,边吃月饼等边在庭院赏月。

七、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具体习俗如下所列:

①、登高

②、吃重阳糕

③、赏菊并饮菊花酒

④、插茱萸和簪菊花

⑤、喝重阳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体现着中华民族...
    helenxxf阅读 2,507评论 0 0
  • 在NDK开发调用jni函数时,信息基本都是通过数据传递来实现。而且jni接口特别高冷,只要稍微哪里不对,就会崩溃,...
    奔跑吧李博阅读 5,577评论 3 10
  • 我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忙的。 要么我在办公室准备案件资料,要么我在公检法机关办案,要么我就是在家看书。我基本上不刷朋友...
    法侠阅读 3,325评论 1 2
  • 晚餐后例行散步。由于近期学校操场在维修塑胶跑道,所以我们就沿河走向南区,直到原来的采场小学再返回。走到新五...
    解药My阅读 1,189评论 0 1
  • 朱老师的分享,一位父亲写给未来女婿的信,看得泪流满面。想想自己也到了结婚的年纪,可能不出多久就会步入婚姻的殿堂。每...
    林栖子阅读 1,1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