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母亲节,碰巧手中正在翻看的一篇文章是梁实秋写的《想我的母亲》。开篇第一句“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是神圣的。”
老先生说的有道理吗?特别有道理,不过再想想,更觉得是一句有道理的废话。
想起最近看到的两种动物,其一是大凉山里的鸡,四川大凉山的土地十二分贫瘠,每每看到拴在路边脊梁骨凸显的牛都觉得大凉山中的牛生活也是悲惨世界,距离雾都孤牛的不远处有几只鸡,一只母鸡带着七八只小鸡在路边啄食吃,小鸡估计刚破壳十几天,体形比鹅蛋大不了多少,看到我这个怪蜀黍靠近后,母鸡并不像它的大多数同类那样悠闲自得,狐疑地打量一眼我,带着它的孩子远离我。于是我就看到了这样一幅画卷,前面一只母鸡疾走,后面跟了两排齐刷刷的小鸡一路小跑。
感觉母鸡是为了孩子的安全才决定远离我。
第二种让我想起来的动物是狗,视频中的狗是一条可怜的母狗,不幸落入了狗贩子之手后,狗妈妈在被人勒死前侥幸逃脱,奄奄一息时仍奋不顾身去安抚小狗,将嵌进自己脖子中的铁丝置之度外。
昆德拉说过:“狗从未被逐出过伊甸园。”我相信作为曾经在伊甸园生活过的人、狗或者其他动物,爱自己孩子都是一种本能。
还是高尔基写得更加透彻一些,他说“爱孩子,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母鸡对小鸡的爱是神圣的,母狗对小狗的爱也是神圣的。
原来,母鸡也知道爱孩子,那剩下的关键就是该怎么爱,人类这个高等级生物总要有超越低等级生物的地方,用什么方法对孩子更好一些?动物对灵魂和肉体的两重性一无所知,让孩子吃饱就已经尽到一个母亲责任。
复杂的是人,更复杂的是人性。有人说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母亲很重要大家都知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母亲对家庭的贡献自然不可磨灭。然而,缺位的父亲就凸显了出来,心理学家武志红一针见血:中国家庭的微妙之处,一方面重男轻女,一方面排挤父亲。概括说,中国人的文化焦点永远是妈妈与孩子的关系。
据说,同性恋的成长过程中都有父亲角色的缺失。既然是母亲节,就先暂且将父亲放一放。
当妈容易,当个好妈不容易。因为工作关系,有幸见到了无数个瘾君子,见多了就发觉瘾君子这一类人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溺爱是常态,有父母甚至将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交给吸毒成瘾的孩子购买毒品,并且对我说是因为不忍看着孩子毒瘾上来难受……
在我小的时候,也听妈妈说某某指责她特别溺爱孩子,至于怎么溺爱我到没觉得,也许糖吃多了就不觉得甜了,到是没忘小时候因为做某些事而凄凄惨惨面壁思过。可能,站在某些人的立场上看,和自己孩子成为要好的朋友就是罪过吧,尊卑有序是长时期存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看国画中的人物,几乎找不到挺直腰杆的人物形象来,绝大多数都是七扭八歪、卑躬屈膝的形象,被压抑久了自然丧失能挺直的腰板。缺位的父亲没能教给我们的,照顾我们最多的母亲也没能教给我们,因为母亲她老人家自己就不知道。原来,家长告诉我们的经验未必都是最正确的,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人类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
想弄明白人是到底怎么一回事,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自我成长。
在我18岁上大学以前,母亲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在所有应该得到照顾的年龄都得到了应有的照顾,庆幸的是,母亲并不是笑话中的母亲。
孩子因成绩不好,又被妈妈骂笨鸟,孩子不服气的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妈妈问:那第三种呢?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印象中,母亲很少会出去玩,出去玩可能也是带我一起去玩,在家时看电视的次数都屈指可数,读书、练字、学英语,不间断学习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颇似《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记载“谢公教儿”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谢公,是东晋时着名的政治家及军事家谢安,谢公夫人问谢公,为何没有看见他教导孩子,谢公回答说自己常常以身作则,借以教导孩子。身教相较于言教,往往更有说服力。
最好的状态是有个好母亲,其次是没有母亲,最坏是有个差母亲。
18岁我上了大学,学校距离寒舍声希室仅一江之隔,仍然被迫选择了住校生活,父母初衷是让我体验集体生活,跟着室友们打牌、玩麻将、网吧通宵、抽过烟、喝过酒,将自己深深融入进自己所理想的大学生活。遗憾没能在青年那个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这时的母亲已经不再一直陪伴我身边,母亲没有宋美龄的命,却得了宋美龄的病——湿疹,湿疹被誉为不死的癌症,母亲每年天气转冷时都会在双腿上生出许多小水泡,然后水泡糜烂,黑乎乎一片看着颇吓人,如果滞留上海只能勉强涂一些激素类的药物维持,后来学起候鸟每年深秋就飞往海南岛过冬,气候好湿疹自然好了许多。
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美德。说来也奇怪,大学毕业后的几年,突然某一天觉得不该再浑浑噩噩过下去,也许在无意某个瞬间想起那个静坐桌前学习的母亲背影,那就自己也试试吧。文化、文学、励志、休闲等各个方面的书也都涉猎了几本。不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起码读书可以是世界上最低门槛的高贵。
也曾听朋友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想偶尔和父母在一起团聚的时光的确很幸福,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母亲在家时,每次当我要出门的时候,无论距离远近时间长短,母亲必定送我到门口,望着我离去的背影才将门关上。如果有特别忙的情况,母亲也必定要对我说:“我正在忙着做某某事,就不出来送你了。”几十年如一日未曾改变。
如今看到母亲在门口目送我离开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而且以后肯定将会越来越少。但是,母亲曾经给予我的温暖已经足够让我有勇气去面对前行道路上的凄风苦雨,心中永远点着一盏灯,在灯光中,在门的那一头,有母亲正微笑注视着我的目光。
再好的关系,也要保持一些距离感,朋友恋人如此,亲人同样如此,那个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孩子的孩子,他(她)其实其实已经成人了。若要改变,就请从小改变,树大自直很难发生在现实世界中,景山上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树历经几百年生长也不见挺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