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天线美化罩@我的“通讯”变迁梦

                                                             玻璃钢天线美化罩@我的“通讯”变迁梦

我出世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孩童时就见过生产队的转盘式的有线电话机,固定在大队的办公室,专人担任,一般不对外经营。那时候对电话机感到十分稀罕,不见人就可以听到对方的声响,简直不敢幻想。老百姓若是有了紧迫的的状况,也能通话。一般要等上一段的时间,有人战线就得等,时间可长可短,因人而异。后来,我们做游戏时找一个空的火柴盒,穿过一根线,转动远端线上的秸秆,

耳边的火柴盒会宣告“吱吱、吱吱”的响声,觉得很好玩,曾经陪同了我们好几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我们家园许多人多年的愿望。进入八十年代,大哥、三哥连续从戎了,信件成了联络外地与家中的枢纽。八分钱一张的邮票用了好几年。后来出现了义务兵的免费信件,信封上加盖一枚“义务兵免费”的邮戳,就不必贴邮票了。伴跟着信件络绎于各个地方,传递着一家人之间的感情、亲情。我九零年进入省会学习今后,首要的通讯仍是书信的来往。虽然一般信件的邮票由一开始八分涨到了一元或一元二角,但仍是家中与外地的情感桥梁。加急或贵重的信件还要更贵的邮资,并且要到邻近的邮局才华处理。九三年左右,市场上出现了可以移动的BB机了。人们可以在BB机上面看到对方的留言,但不能直接与对方通话,需要回话的,要迅速找到共用的电话机,给对方打曩昔。蘑菇般的电话亭如雨后春笋般建在了街头巷尾。常用的一句话就是:“BB机一响,立马奔向电话亭”。

这样的情景常常出现,掏个三毛、五毛的联络上了呼你的人。BB机是其时一些人身份的象征。一两年后出现了“大哥大”的手机,虽然粗笨,但其时是先进的通讯东西,也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标志。见到手拿“大哥大”来回走动通话的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仰慕。后来,我的一位亲属也用上了“大哥大”手机,在我家时,接个电话要到房顶上,我以为是夸耀呢?街坊不解的问:“要与家里的电视机抢信号吗?”亲属说:“移动通讯,移动通讯,不移动咋通讯呢”。把我们搞得一头雾水。九五年左右,家园一带有了便携式的黑白屏的手机。价格和通话资费相当贵,有周游,有月租。一般家庭是买不起,用不起的。有个急事的借用,往往要给人家几元钱,免得日后不让运用,几个常用的电话号码不必记在本子上,记到心里,随用随取。零零年左右,一些经商的精明人,首先买了那种可以刺进腰间的大手机,屏幕约占手机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功用也不是许多,

首要是通话和发个短信啥的。最多的仍是联络生意上的工作。我的榜首部手机是2004年买的。是一款外置天线的摩托罗拉手机,按键的字母简略,很简单将外置天线弄掉弄坏。3年后买了一款内置天线的诺基亚手机,可以刺进腰间的手机套里,酷似小老板,觉得很便利多了。经常与朋友、熟人,谈天、胡扯,很时髦的。次年,手机的拥有量就越来越多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愿望成了现实。大约2014年我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不只可以通话,还有拍摄、录像、录音、视频通话等多种功用,触摸屏的,更多的是增加了购物、支付等功用。即便远在天边海角,也能近在咫尺,成了日常日子的重要一员了。不过内存较小,加上信号较差,发个信息,打开个网页要等上半天。为了节省时间,我去年又换了一部内存较大的智能手机,加上现在的4G信号,让间隔不再成为间隔。近年来,智能手机还有了指纹、人脸识别等功用,增加了其安全功用。跟着无线wifi的遍及,腾讯东西再发展到什么姿势,我也很难妄加猜测,可能要超出我的幻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各位宝妈宝爸,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你看到邻居家的可爱孩子,忍不住抱一抱、亲一亲,或是夸一句真乖真漂亮的时候,...
    江苏家学宝阅读 329评论 0 1
  • 曾今一直幻想我们如果有一天重逢的场景,也许我们不会和对方相认,也许我们会微微一笑,也许我们会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
    妖柒柒阅读 192评论 0 1
  • 一位是流落风尘的女子;一位是南征北战的将军。她,隔江时唱洞庭曲,笑靥如花。他,为国常饮匈奴血,冷漠杀伐。因一场送行...
    慕亭阅读 555评论 0 3
  • 从来没有哪一件事情如制作微电影《光阴的故事》那样的投入,自2014年3月初开始,一直到2015年2月11日晚...
    jinlinglq阅读 2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