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家长体验活动

明年儿子读幼儿园了,在家附近的几个学校去了解了下,碰巧有个学校有家长体验活动,看是关于勇气、探索类的,就报名参加了。

想说说这个体验活动的过程,活动分两个场地,小会议室用于做一些学校活动的理念介绍,大会议室用于做游戏活动。

开始破冰游戏,30人分三组,再分三人一起,按照事先约定的兔子,老虎和be here的约定动作,一人随机指定一人做动作,被指到的人需要在左右两侧人员的配合下完成动作,完成慢的做下一轮指人;接着就顺着be here的概念,导入到团队Fvc的活动,大家围绕be here来设定只属于自己小组的定义和准则,准则需要满足:动词+名词+可衡量的要求,例如:每人在活动中都要分享一次。同时也要满足正向的原则。

还有个比较好玩的就是推气球的游戏,大家手牵手围起来,把气球往空中抛,气球不能落地,同一人不能连续拍两次。

游戏和互动里面我觉得很放松,玩的也很开心。

在破冰制作准则时,我想到在家庭里,很多时候父母都是作为主体来制定规则让孩子去遵守,往往孩子会有抵抗,而如果把孩子也带入进来,让他自己也成为规则的制定者,那我想他可以更好的遵守这个准则和约定。

而在推气球的游戏里面,我发现,我们围成的圈像是所有的家庭成员,孩子就是被推起的气球,太用力或者太不用力都达不到好的效果,而是要找到合适的推力;而同时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团队的同频,只有一个人是完不成的,这就像在家庭里,每个成员之间是相互补位的,不以某个人为绝对的中心,不管是另一半还是父母,多给他们参与感,与他们建立共同目标都是很重要的。

一天的活动下来,也听到了很多家长分享,有朝气活力十足的,孩子学习生活状态很好,也有深陷焦虑无法破除孩子学业难题的,对我而言,未来想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1. 如果一件事情我坚持认为自己一定对,那我要给自己设置暂停,每当我进入这种想法时,我都会陷入一直执着的“怪圈”,一定要说服家人,按照我说的来做,往往把家庭氛围弄的糟糕;

2.多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关注自己当下的状态,保持愉悦,让孩子不要在我的“紧盯”下成长,给我们彼此都留有空间。

知易行难,每天做点努力和尝试。


这里面有个4f的动态反思模型:

fact事实

feeling感受

Findings发现

future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