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围棋(第二课)

谁占的地盘大?

今天是围棋第二课。

临近下班,开始下雨。看看问题似乎不大,打算徒步过去上课。群里已经开始请假了,后面还跟风+1。关键是只有请假的人出声,上课的没人吭声,猛一看好像请假是多数——所以我总建议,来的公开说,不来的私下和群主说。老师也幽默,问:是不是我也+1?

今天开始和最后的时间都是做了做习题。做的过程对几种吃法进行了练习。讲了分断和连接,做眼等。分断和连接中盘用的多些,棋从断处生。还有相思断、接不归……好有诗意的词。眼有真眼、假眼之分,做眼的子要与主体连在一起,成为眼角,就是真眼了。有两口气在,就是活棋。老师举了几个典型形式,如曲尺,倒脱靴等。总体上觉得开始有难度了,自己想的点和答案的点对上的不多。

吃子有几条经验记录在此。一是把对方往边上赶,二是从断点吃,三是把对方往自己有子的地方赶,四是避开对方有子的地方。另外,征子要看六条线。

课程中主要讲了序盘。关键词:棋从宽处下,金角银边草肚皮,生命线,失败线,死亡线。这几句话,这几个词,是千百年来人们总结出的经验,并经过现代数学验证。这是说落子的高度在三、四路上,是为生命线。如果落在二线上,是为失败线,一线则是死亡线。棋盘上标有九星,即阵眼。子和子的距离是宽度:一子拆二,立二拆三,三拆四。

这叫曲尺


老师要求大家平常要多练习。我得下载个手机软件去。

看老师那手法

老师怕我们觉得枯燥,也为增长大家的见闻,讲课之中还穿插着棋界轶闻。今天说的是吴清源、段祺瑞。把我对段祺瑞的印象扭过来了。至于吴清源,早有闻名,却不甚知之。准备回头买本他的传记看一看。老师说他和南怀瑾长的比较像,都是慈眉善目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