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忙到现在,其实有些事可以明天再做,可我还是想今天完成,现在也还不困,知道对身体健康不好,有顾此失彼的感觉,最近不只听一个人说忙活的慌,大家也都一直坚持努力着,拼搏到感动自己了, 不为别人,只为做一个连自己都佩服的耕耘者,用责任心、爱心做事业, 用感恩的心做人。
有时候真希望有个人分担一下,可是又有谁不是忙忙碌碌,今天看到门卫的老师出出进进给孩子送书,每天都有家长让老师、学生捎水瓶,书本等用品的现象,有时因为和家长熟悉,说她几句不该给孩子送,看到大老远跑来腿脚还不方便的老人,无奈我也会被动做这样的“保姆”……
这样做家长真的太累,为什么呢?
1.对孩子事务插手太多
做父母的,都希望对孩子尽心尽力,但常常是对孩子的事务插手太多,培养出从小到大都不能自主的孩子。
孩子上学,帮着背书包、记作业;孩子写作业,爸爸妈妈、老人在一旁陪着、盯着;老师布置了什么任务,常常是孩子还没搞清楚要做什么,爸爸妈妈已经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帮着孩子完成了。更不用还有老人说盯着孩子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这些日常的吃喝拉撒事务。
这样被“照顾”着的孩子,生活中几乎只剩下了上课、上兴趣班这两件事,既发展不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发展不出自主生活的能力,爸爸妈妈,老人家就只好一直照顾着、伺候着、累着了。
说起来也都知道,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包括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爸爸妈妈才能做到真正的轻松。这样不是为了偷懒,而是让孩子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由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为了孩子养成对自己的事物负责任的习惯,希望家长朋友尤其叮嘱老人,对孩子自己能做到却屡次犯错的事,让他们承担后果,别一副甘为孺子牛的架势,跟在他们身后做“金牌保姆”,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责任意识,更别责怪他们不知感恩,是我们家长根本不给他们机会,他们也“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