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带着爸爸去留学》。对留学这个话题感兴趣是我刚开始看的理由,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后来变成了刘敏涛的演技,蒋依依的颜值,以及两个小年轻之间的爱情。
追剧一时爽,一直追剧一直爽。昨天虽然就更新了一集,情绪却是受到了震慑。昨天更新完了17集,最想谈的却是18集的预告。
17集的剧情.朱露莎求武丹丹帮她作弊被抓,之后两人在林飒的说服下,主动向老师认错。没想到,意外获得一次重新补考的机会。
看到18集的预告。武丹丹被一个外国帅哥给撩上。
只是在路边人群中,唱了个歌,送了个心型小盒子。剧情很巧妙,黄小栋和外国帅哥一前一后,各送了一个小礼物。
一个务实,一个浪漫;一个言语诚恳带羞涩,一个轻佻会撩老司机。两人走后,武丹丹陷入花痴状态,身体很诚实的把黄小栋的礼物扔在一边。自己呆呆傻傻的蹲在一旁,回想那一瞬间的美好。
后面的故事都想象的到。外国帅哥真是老司机,过了一会杀个回马枪,迅速拿下。
爱情就是这样的。不讲道理,心动的感觉,瞬间上脑,秒变花痴。我试着揣测,这跟男人精虫上脑一样的冲动。
说说黄小栋和武丹丹。
从一起去留学的机场相遇,之后一起找学校,成为同班同学。两人的发展也算迅速,像极了爱情。这中间,武丹丹一天之内知道了父母离婚、各自再婚。
心里原有的那个家一瞬间就崩塌了。这时候,黄小栋成了救命稻草。异国他乡,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爱护,没有朋友,只有黄小栋。黄小栋恰好喜欢武丹丹,在武丹丹需要的时候无微不至,给了他能给的一切。
同样的年轻,不计后果,荷尔蒙旺盛。中间有一段,要不是黄小栋的爹黄成栋及时阻拦,两人借着酒劲,冲动,就把禁果吃了。
一度让人都觉得,他们两个是一对。一直会这样下去。可我又在想,如果就这么顺利下去,还是电视剧吗?虽然一直觉得这就是个新东方的广告,推广留学。也不会这样吧。
随后黄小栋表白,武丹丹并没有表态。作为观众我看着是就要答应的样子。等到回到住的地方,跟朱露莎聊起来这个话题。武丹丹才说,总觉得他们中间少了点什么,少点见面的怦然心动。这算是为后面的“绿”埋下种子。
这边黄小栋爱的死去活来,那边武丹丹已经找到了她自己的怦然心动。
爱情就是这样吧。我倾向与觉得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男的一开始务实,女的一开始想要浪漫。当然不一定对。
而且他们故事发生的节点不太对。在武丹丹最无助的时候,黄小栋出现了,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那会他们都觉得,对方就是自己一生的归宿了吧,同上一个大学,一个班级,一起上下学。
如果没有别的人出现,他们可能一直这样下去。直到有个人出现了,打破了这种平衡。他们就开始重新审视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会看到,武丹丹也会发现,她对黄小栋的感情,可能更多是需要而非爱情。
爱情中没有任何的道理,你可以为不爱你的人死去活来;也可能不愿意搭理一下,那个爱你不顾一切的人。
我不想骂男的或是女的,这就是年轻吧。谁能要求谁,从一而终,白头偕老。大概只有更多对比,见多了,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当然会有些错过,不可挽回,可能是年轻的代价。哪怕年轻未必愿意背这个锅。
类似的经历我也有过,我明白它能造成的伤害有多大。爱情的美好就是,拥有的时候,觉得就是全世界给你也不换,只想要一生。可是一生太长了,变数太多了。真到了那个时候,就大胆决绝的接受。无需想着怎么挽回,怎么改变自己,只是,人家真的没那么爱你。
朱露莎这个作死的碧池。
朱露莎求武丹丹帮她作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实就是撒娇卖惨。
武丹丹答应了。考试中,纸条递出去,在地上被老师发现。起先,朱露莎痛哭求武丹丹不要说出自己,如果被抓就会被劝退,再也没有机会出国,错过凯文哥等等。
当天武丹丹在老师办公室,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老师并不相信。
朱露莎一边求着武丹丹,一边在黄小栋面前说着,是武丹丹自愿的。总之是一副打死不愿承担责任,一副全世界她最惨的样子。
后来武丹丹有钱的父亲出面,用钱砸朱露莎,没管用。倒不是朱露莎不被金钱动摇,她说了句“叔叔,如果我被开除了,这钱到哪花呢?这点钱够我重新转学吗?”,当下之意就是,让我承担责任也行,给我办好转学。
林飒出面,跟朱露莎说着国外的学校有多在意诚信问题。而且告诉她,这件事在学校已经传开了,学校也知道,只是没有证据而已。就算这次不站出来,逃出一劫,之后呢?被学校盯着,后面的大学、毕业都是问题。这种情况下,朱露莎同意和武丹丹一起去坦白。
第二天,两人一起到老师面前坦白。出乎意料,老师愿意再给她们一次重新补考的机会。武丹丹欣喜若狂,朱露莎却没有 。朱露莎在他的凯文哥哥面前,各种卖惨,觉得是武丹丹害了她,让她在同学面前丢了人,故意让她难堪。
朱露莎大概真的是这样认为的。
走进一步看,朱露莎的家庭条件并不好。母亲在医院挂号处工作,父亲给机关处当司机。
母亲在家里,地位显赫,说一不二,且尖酸刻薄,把朱露莎当成全家的希望。
一方面对朱露莎期望值很高,要求严格,稍不顺心,就非打即骂。从小就在各种公众场合,不顾及朱露莎的面子,经常让女儿下不来台。
另一方面,又对朱露莎百般呵护,万千宠爱。这一点从朱露莎刚到国外第一天就能知道。自己写个澡把房东阿姨也就是刘敏涛使唤个够“阿姨,怎么没有毛巾啊!”“阿姨,借你的洗头膏用一下!”“阿姨,我每天要喝一杯热牛奶的”。孩子是真的没有自理能力,可见在家里被照顾的可以。
父母在她身上付出的越多,也意味着期望值越高。稍有不当,心里落差也大,再加上摊这么个妈,不遭点罪才怪。可是没办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所有的悉心照顾都是有代价的,父母也不例外。
朱露莎的心里觉得,所有人都是欠她的。一旦有问题出现,一定是别人的错,自己永远都是受害者,永远都是最委屈的一方。这一点也容易理解,越是自私自利的人,越是觉得别人欠她;越是慷慨大方的人,越是觉得生活美好。不可否认,这跟她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这种自私凡是想着自己,让她活的更好,父母就是这样的。永远把错误怪在别人身上,让她在被母亲各种过激言语羞辱的时候,可以更坦然处之。
这种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不断得到强化,就成了这个样子。
不敢承担责任,会被母亲骂死,后果是她承担不起的。
只能自私自利,在她看来,每人真心为她着想。
受害者心态,所有人都瞧不起她,都欠她。
内心自卑,更爱慕虚荣。
一个人作恶,可以有千般理由。但归根结底,是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