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0 决策树学习记录

决策树的一些基础概念(根节点,内部结点,叶子结点等),结合数据结构的二叉树/非二叉树其实很好理解。

纯度

这个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决策树在选择最优的划分属性时,希望分支节点包含尽可能多的同一类别的样本,这个就是指结点的“纯度”尽可能高。

划分方法对比

ID3(信息增益)

使用信息熵来度量样本集合的纯度;

  • 信息熵定义:


    image1.png
  • 信息增益:


    image2.png

信息增益越大,代表着使用此属性a划分的子集不确定性越小,而“纯度”越大。

  • 缺点:对可取值较多的属性有偏好。

C4.5(增益率)

为了减少ID3(信息增益)算法的偏好问题,C4.5算法提出了用增益率来选择最优划分属性。

  • 增益率定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 缺点:对可取值较少的属性有偏好。
注意:C4.5使用时,先从候选的划分属性中选出信息增益高与平均水平的属性,再从中选择增益率最高的。

CART(基尼指数)

数据集D的纯度可用基尼值度量:


图片发自简书App

Gini(D)反映了从D中随机抽取两个样本,类别标记不一致的概率。因此,Gini(D)越小,代表着D的纯度越高。
属性a的基尼指数定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此,在候选属性中选择哪个使得划分后,基尼指数最小的属性作为划分属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