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琪/散文/忆母亲

李素芬老师

       

        刚从梦中醒来,泪水还挂在眼角。因为,在梦中,我又看见了母亲。一看时间,是凌晨4:02分。母亲的生日,应该是这几天吧?翻开日历,原来,今天就是己亥年7月24日,正是我母亲95岁的冥诞。

        我家兄弟姊妹多,我是老幺,母亲42岁生我。1966年的中国,家与国的命运,同是那么的艰难。但再难,日子还得继续。在几兄妹之中,我得到的母爱最多。正应了一句老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从小到大,我都受到母亲的呵护。记得考入高中后,1982年9月,是母亲亲自送我去我的高中母校资中县球溪中学报名。说来好笑,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尚不知我们资中还有一所叫做“球溪中学”的学校。

        那时交通不发达,母亲领着我,从归德乘车到鱼溪,然后转乘县城经鱼溪开往球溪的班车。在经过球中外面时下车,然后去学校报到。报到之后,母亲又带着我,到球中附近,到球溪街上,到处走了一走。第二天,母亲才搭车回家。从此,我便在球中扎下了根。两年之中,除了两个生日我的五哥幼骐专程从甘露到球中来看我,四个学期,我都在球中认真读书,也才结识了我那一帮不以寒暑易心、至今犹铁的同学、哥儿们。

        那一年,我四哥亚骐的儿子曾琨刚刚降生。三十七年过去,如今,曾琨的双胞胎女儿曾雨萱、曾雨菡,已经三岁多了。那年雨萱、雨菡降生的时候,母亲托梦给我,说是两个孩子的谱名,就叫“维萌”、“维芸”吧。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

        那时,球中的规矩,除了寒暑假,我们一个月才放一次“归宿假”,休息两天。母亲在归德四哥、邵姐那儿带曾琨,所以归宿假我也就常常回归德。从球溪到鱼溪,从鱼溪到归德,那一条路,曾经洒下我多少少年的汗水。而每一次回到归德四哥家,母亲都异常欢喜,尽量为我做我喜欢吃的东西。返回球中之际,常常还带上一罐干臊子,回校下饭。

        现在,我和哥哥姐姐的孙儿、孙女,已经有九人。若母亲还在这个世界,逢年过节,这些曾孙、曾孙女环绕她老人家的膝下,那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李素芬老师

       

        母亲出身大家,年轻时生活上不太能干。但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几十年的人生沉浮,让她学会了很多。自小学教师岗位退休,一直到驾鹤西归,三十一年之中,母亲为我们五兄妹操碎了心。她的孙子、孙女共七人,每个人都受到老人的疼爱,每个人都对他们的老祖母无比地亲近。

        对我从事的文字工作,母亲从来都是支持的,并发自内心地为我高兴。屈指算来,今年我就正式从文二十五周年了。这么些年来,载沉载浮,辗转迁徙,我都没抛荒我的至爱。到目前为止,我已写下430万字,发表、出版390万字作品。但这些还不能回报母亲对我含辛茹苦的培养、教育之万分之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惟有继续努力,笔耕不辍,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才能慰藉天堂的母亲……

        2019年8月24日,晨5:30,于昆明旅次

曾令琪

       

        作家简介

        曾令琪,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副主席,大型纯文学期刊《西南作家》杂志主编、《新蕾》杂志主编,贾平凹先生关门弟子,国家一级作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242评论 2 14
  • 楔子 擎苍,你以为过了七万年就可以快活了么? 我是青丘的白浅,也是当年的司音。今日便是拼了这条命,我也要将你再锁上...
    女少月半阅读 12,215评论 10 27
  • 买了方便面在家里随时解决嘴馋问题结果遇到同样嘴馋的小侄子。 小宇:小姑,圆形,心形,三角形和花形,你最喜欢哪个形状...
    金子dede阅读 2,806评论 2 3
  • 感恩上天的宠爱 感恩音频 感恩撑过 感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感恩活着 感恩没有一片雪花会落错地方 感恩感恩 感恩值...
    舞动的月色阅读 1,098评论 0 1
  • 文/爱读书的易先生 图/网络 天赋是好的基础,对做任何事情来说,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论是在是在那个方面,“天...
    易心读书阅读 9,625评论 20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