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孩子上了小学,陪读妈妈的过程总是伴随着难以克制的焦虑和纠结。
我的心路旅程从一开始的:好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做让老师糟心的孩子。到后来的:上什么兴趣班由孩子自己决定,不考级,不做虎妈,一切只是为了增加生活体验和锻炼一下协调能力。再到现在的:人家都在考级,学了那么久,不考级怎么知道学得怎么样?每学期的五星学生学分够不够?英语还得补起来,奥数还得学起来。班级里优秀的孩子那么多,不努力怎么考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抓住更好的机会?
每天晚上被孩子班里同学家长们发的朋友圈读书打卡,英语打卡,练器乐打卡,练字打卡……搞得精神紧张。在前段时间查出一些身体状况之后,强迫自己不去过多在意这些打卡动态,只偶尔礼节性点赞。也不再发自己家孩子的打卡动态,只偶尔发一下陪读过程中的趣事。几个月下来,倒是平和了不少。
一天晚上,我发了这么一条动态:因为一个集体组织的艺术类团体比赛,老师要求乐队的每个孩子每天上传自己的练习视频。可是录作业视频连着录了几遍都在曲子的最后几个小节的时候出了错,长笛吹起来本就累人,结果连着吹了几遍气息越来越不够,越来越累。终于彻底崩溃趴在地上嚎啕大哭。
为娘的无良啊无良,坐在床上看好戏,老爸听见娃哭了放下每天没完没了的TVB肥皂剧探头进来问:怎么啦??
被为娘的一句话给轰了回去:你,走开!
就看着一个半大小子在地上号哭兼打滚~~哭一会,号一会,扭两下,哭一会,号一会,再扭两下~~又过了好一会儿,号哭声里夹杂了几声忍不住的咯咯笑声。
哎呀,为娘我憋笑也憋得好痛苦的说。
我笑着说:那现在我数123你就爬起来哦,如果不爬起来就索性在房间爬一圈,把地都爬干净了。
小朋友想了想,从地上滚啊滚地爬起来,眼睛肿地红红的。
为娘的:你刚才忍不住笑了是不是鼻涕吹泡泡啦?
小朋友:嘿嘿(不好意思偷偷地笑)
为娘的:那你继续把长笛视频录了?
小朋友:我还是吃个酸奶再去弹会钢琴吧。
就听见这孩子用尽力气狠命地弹琴,一下一下发泄似地砸在琴键上。20分钟琴弹完:哎呀,现在爽了。来,最后录一遍吧。
我说:这样,不管这一遍有没有小错误,我们今天就这一遍,录到底。
唉……
话说回来,这个小朋友确实很久没有好好发泄一次情绪了,哭一个痛快也好,不是吗?后来娃说他忍不住笑了其实不是因为吹鼻涕泡泡了,而是觉得自己号的声音挺搞笑。哈!
就是这条朋友圈,引发了做妈妈的同事们的一堆反思和反响。
摘录如下:
同事A评论:一看到孩子有让我不满意的地方,就对孩子发脾气。发完脾气后就有点后悔。就想着下次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对孩子乱发脾气,但往往又做不到。或许正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孩子也在逐渐失去耐心,宽泪~
同事B动态:孩子不易做,老师的孩子更不易做。想想也心疼,孩子打球后回来吃完饭六点多,赶紧写作业……语文数学做完,赶紧把昨天没做完的数学卷子给完成。一看八点半了,赶紧弹个琴,一看来不及了,算了,今天毛笔字就偷个懒吧,明天上书法课再好好写……洗澡上床后,赶紧把英语书再拿出来读一读,因为英语没考好,赶紧来口述一张英语卷子……接着九点半都过了,睡吧。才五分钟,立马睡着了。
同事C动态:“女儿:妈妈,今天袁老师说我终于笑了。我:为啥?女儿:袁老师说,你这次考的这么好妈妈没骂你吧?女儿:没。马老师没听见说,考的这么好还骂了。女儿:没骂。然而愉快的对话结束过后五分钟:我开始骂人,接着打人。老刘在一旁被吓醒了。我已经越骂越起劲了:你这么笨,简直像猪一样,还天天吃这个,那个,挑三拣四。就是因为挑食才笨,像你这样只能吃白米饭!大战结束后,只听见她对奶奶说,:下周天天给我送白米饭,妈妈说我笨的像猪还挑三拣四!!!此刻为娘一边笑,一边后悔的睡不着觉,后悔~
……
浏览完一圈,想想确实啊,最难做的孩子就是老师的孩子。那么要不分析原因看看?
1.老师妈妈们看多了教室里孩子们犯的形形色色反反复复的令人太糟心太糟心太糟心的错误,看着一群又一群的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坚决认为相同的类似的错误绝不能在自己孩子身上发生,一定要把错误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如临大敌。一点点行为态度上的小毛病都自动升级为会成为影响人生的大问题。且处理起来冷面无私,原则性强得如铁板一块。
2.老师的孩子的竞争对手是全校最好的孩子们所有的优点的虚拟结合体。哪个孩子书法棒,哪个孩子英语溜,哪个孩子乐器牛,哪个孩子思维密,哪个孩子文采优,哪个孩子画画美,哪个孩子双商高,哪个孩子动手能力强……统统加在一起可比传说中的人家的孩子可怕N次方倍。
2.老师妈妈们总是强调态度比结果重要,过程比分数重要。实际上,要达到态度一刻不能差,过程一步不能错,真的比要求考试必须95分以上更难更难。那表示每一天每一天步都要小心翼翼,不能犯懒不能开小差不能粗心不能出纰漏。真的好难。更何况,谁说结果分数不重要,你敢考一个90分以下试试?!每一个小细节都能让老师妈妈瞬间炸毛。
3.教师工资不高,生活清贫。工作琐碎又不被理解,甚至常常被误解。一进校门就是高强度连轴转,神经高度紧张,一手抓成绩一手抓安全。一手抓教学一手抓教研。上级部门的一句: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再加一句:要办令人民满意的教育!彻底成为压垮基层一线教师的枷锁。耳朵里脑子里一天到晚嘈杂纷乱听力下降,心里憋闷。下班回家累瘫成狗。渐渐变得特别敏感,焦虑。忍了一天的脾气往往只能撒在了自己孩子身上,像一个只在家里引燃的炮仗。
4.教师生活圈社交圈相对单一,校园是个象牙塔,单纯又单蠢的老师们几乎快要与社会脱节。人情世故学不来,圆滑交际搞不来。唯一坚定的想法就是自己的孩子将来千万不要再做个老师,尤其不能做语数外老师啊。在这个阶级固化,圈子固化的时代,一没钱二没人三没路的。孩子啊!学习考学就成了跳出这个井底的最直接的选择啊!所以,能怎么办??
5.最后,最无奈的是,就怕别人随口说出的一句:亏你还是老师的孩子。或者亏你妈妈还是个老师呢?
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芸芸众生,蝼蚁草芥,难为圣贤。这样看来,老师们和老师的孩子们是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
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