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开启大门
我以为这是一本教我学习方法的书,当然这样理解也没错的,从第一章来看更确切的说作者想告诉我的是:“如果你执意认为自己没有数理天分,那这本书会改变你的想法”。这完全勾起了想往下读的欲望,因为正如作者所说,从小我就自认为是属于那种没有数学脑子的人,天生在方面就迟钝,一看见数理化就如同见到洪水猛兽。然而作者却说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刻我们就在做复杂的心算,只是自己意识不到,我们的大脑生来就配备了非凡的心算能力。这让很好奇在数学方面我真的还有可能改变吗?
第二章:放松点(本书的部分核心主题)
1、在读数学或科学概念书籍时,先宏观浏览(注意细节部分都浏览到),再开始深度阅读,这们会让我们把握概念更轻松。
2、专注思维(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发散思维(注意力放松休息状态)两种思维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是频繁切换的。书中用弹球机为例子很清晰的说明了我们的大脑在两种模式下的运营方式,让读者很轻松的理解这一复杂的过程。
3、专注思维:是把精神集中于已在脑中形成紧密关联的事物上。它与大脑前额叶皮层集中注意的能力相关。(想象从手电筒里打出来的光,此模式下的光束更紧密,穿透力更强,径直打在一小块区域上)
4、为什么数学和科学知识会更难对付:a、 人类数学概念的能力并没有进化。b思考数学和科学难题在抽象和隐晦的程度上更高一筹。
5、定式效应:你脑中已有的,或是最初的想法,会阻碍你产生更好的想法或答案。因此在学习新东西时,必须让错误的旧观点“改过自新”。
6、发散思维:当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绪漫步时,发散模式思维出现,它“弥散”于整个大脑之中。(想象从手电筒里打出来的光,此模式下的光柱会分散开,照亮的范围更广,但各处的光强都会不为降低),想要理解新事物时,最好切换到此模式。
7、任何学科问题都离不开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 ,所以都要强化训练。这里提出:如果拖延我们就没有时间供专注模式稳打稳扎,克服拖延对这个训练非常重要。
8、提出克服拖延的练习方法:
a、设定25分钟,全神专注于一项任务,用要担心能不能完成,专心去做就好。25分钟到后就停下来奖励自己。其实偶尔我也这样做,这样做事的效率非常高,并且很有成就感。
b、这个方法还有一个进阶版:想象现在要入睡了,写下这一天中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现在就去做。在这天内试着用至少3个25分钟来处理这些任务。
c、把明天要做的关键事项写下来,这种前期准备有助于我们的发散模式开始预热思考明天如何完成这些任务。
9、回顾练习:每次读完后,合上书尽量想想本章节的主要内容。这样多次练习后会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与回顾能力已经脱胎换骨。
初读前两章已经让我感受到了本书的魅力,像这样的书籍按理说我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原因是:1、虽然许多都是抽象的概念,需要读者自行想象,但作者的写作水平相当高,表述和列举的例子读起来清晰明了一点也不枯燥,所以很好理解。2、干货满满,一些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让人恨不能快点去试从而感受到其带来的好处。3、就像我的读书笔记一样,我习惯将我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按1、2、3......这样分别记录下来,作者也在重要的知识中上标明了小小的数字,读者能精准的知道这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不会有不确定的感受。4、章节最后的“学习提升”内容能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