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是周国平先生亲选的散文集,也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一个系列中的一本。对于他的散文,我一直是一种积极而审慎的态度去看、去读、去品位的。对于周先生的散文,严格的说,我的接受过程,是如同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
具体来说,就是上中学的时候,是有一种崇拜的心理的,那个时候,喜欢哲学,喜欢哲学家,当然更加喜欢具有哲学背景的作家,读着周国平先生带有浓郁哲学思辨色彩的文章,感觉每一句每一章都可以作为名言警句摘抄,连读书笔记都可以免了,那种崇拜简直就是“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了”。然后就是上大学,随着阅读的加深,突然感觉他的散文不是那么好玩了,至多只是一种高级的“心灵鸡汤”,就如同“青春期的叛逆”一样,对周氏散文有点敬而远之了。事物的发展总是伴随着转折的,工作之后,再看周先生的散文,又突然感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他的眼睛的确是“火眼金睛”,他的洞察力的确非同凡响。这当然是我自己的阅读体验,但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周国平先生散文的确是值得一品、一思的。
读周国平先生的散文,不静下心来是不行的。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读他的文字才是真正的阅读。试想,如果一个人告诉我们看过30本《知音》,50本《读者》,我们就会认为他/她是一个阅读达人吗?看书不能总是停留在一个“舒适区域”内,那样就不会有长进。所以说,周国平的散文风格大概不会大红大紫的,不适合太消闲的阅读,那种浮嚣粗糙的“重口味”在周这里是不能得到满足的。我理解的周国平并不那么热闹,或者说在当今的问题他是有些孤独,有些寂寞的,因为他写的是一种哲学性的散文。他大概不适合炒作,或者不忍心去炒作。
如果一味的认为周国平先生的散文都是“温文尔雅”的话,那就错了。有时候,面对一些娱乐化的不好的倾向,周先生也会毫不留情的加以批判。比如在《忘记玄奘是可耻的》一文中,作者写道,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所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上皆空前绝后,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能够超越。又说,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那个娱乐化的唐僧,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一个名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