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了一个给知名运动品牌做健康管理的工作,虽然未必是有型的产品,但在整个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转化的思考。
一开始接到的任务,是“需要在工作日的中午,为知名运动品牌的员工,组织一场关于体重管理和提升活力的健康讲座,需时1.5小时。其中会包括营养知识讲解和现场简单的健康食物制作”,在这个任务到达的时候,对于where/when/who/what还是相当明确的,我也兴冲冲地准备了课程的内容,打算来那么一场以教学为主,以实操为辅的营养知识课程。
第一次的讲座,安排在7月17日的中午,预定了GZ本地一家网红沙拉店的主食沙拉,做好了现场的布置和培训的准备,学员们如期而至,原定的计划是我先讲30分钟左右的内容,再开始进入午饭的环节,但我完全低估了美食之都的小伙伴们对吃的关注,培训在各种“好饿啊!”“什么时候开饭啊!”“可以吃东西了吗?”的询问声中开场,大家都盯着取餐区的沙拉根本进入不了状态。是啊!中午12点过,经过一个早上的忙碌工作,早就饥肠辘辘了,这个时候还要费脑子听讲座,确实不太人道!
赶紧调整课程节奏,让大家做个小游戏之后就马上进食。但这个课程被这么一安排,立马作为老师的我,气场就弱了,加上培训的内容也比较多,后面也只能草草带过,课程无惊无险完成了,但我作为一个培训师,很清楚整个培训内容,大家都不算满意。
第二次的课程安排在8月3日,汲取第一次的教训,这次必须在需求的转化上下点功夫。
这么一梳理了之后,整个培训的方向和思路就清晰多了。恰好第二场的关键词是“情绪化饮食”,那就要在“情绪化”这三个字上下功夫。咨询公司提供的课件中,举例的互动是情景剧,里面很多的环节都涉及家庭生活,为了照顾GZ小伙伴的情绪,这里并不那么喜欢互相调侃或分享私人生活,因此我就改成了情景朗诵。
8月3日订了自助沙拉,在学员进场的时候就让他们自由选择食物,这下大家很快就进入了状态,纷纷参与食物的挑选,也有了更多的交流。
之后接上的情景朗诵,也充分了调动了大家的参与度,充满了欢声笑语,课题气氛相当欢乐。最后也预留了足够的时间回应学员的问题,在课程的最后,有学员马上询问下一次课的时间,讨论如何安排,我心里就知道,成了!
如果培训还是按照一开始的设定,要讲很多的知识点,要学员学到很多的内容,吃饭并不是重要的环节,估计整个项目就会很难推进下去,所以对受众需求的分析,还有对场景和人性的把握,对后续的改进起到了想到关键的作用。说明这次的需求迭代,还是比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