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跟两个朋友小聚,喝了不少酒。喝酒的时候随手看了一眼微博,一个熟悉的账号,一句貌似给我的话。微博配了一张很漂亮的照片,一条老街,搭配着天边的彩霞。我端详了许久,看了坐在旁边的朋友一眼,然后嘟哝了一句:构图不好,镜头应当再向上20度左右,留出三分之一的老街,三分之一的彩霞,三分之一的天空。
念叨完这句话以后心里的潜台词却是:我这个逼装的应该是满分了。恰巧上一首歌唱完,轮到了那首《听海》,我拿起麦克风直挺挺的站在那里以前所未有的深情开唱。
谈笑间,一个人郁闷的一个劲唱歌,另一个只是坐在那里笑,我左右端详这这二位,兀自傻笑。
原来,大家都是夜归人。
回到家里开了空调,端坐在书桌前,拿着笔像模像样的写稿子,写了大概两百字以后,再也挤不出一个字了。
我忽然开始惶恐,是不是自己失去了写字儿的能力了?拿起手机给一个朋友发去一条微信,问:你发的那个表情没错吧?
然后提起笔想继续写,愣了几分钟以后把笔放下,不写了。
下午的时候又跑去听故事,听一个姑娘讲述那些生命中无法承受的轻,那些关于“姐姐”的故事,那些关于努力和放逐的差别,我认真的听着。听着听着,我只觉得胸中憋闷,道了再见,飞快的跑回家里奔着书柜就去了,我想找到米兰.昆德拉的那本透射着深刻哲理的小说,那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最终,我没能找到那本书,我只记得看完了那部小说之后我很沉默。而今,我再次想起这部小说,对比着现下我和一些我身边的人的那些经历,真的是那样,那些“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究竟会影响我们多久。
“生命中到底有多少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儿,最终却让我们不可承受。”
究竟有多少人深陷于“自以为是”中不可自拔,那些正确的,那些错误的,都是绝对的吗?
人生中,究竟哪些是不可承受的轻?哪些又是不可承受的重?在这个压抑堕落的世界里,究竟有多少个“托马斯”?又存在着多少个“特蕾莎”?
很显然,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我不想再深入研究了,我怕我会再次疯掉。
至于那些留下的、错过的,不要纠结了,对比一下那些“轻”和“重”,有着问题真的需要搞的那么清楚吗?谁跟谁在一起都不要紧,开心就好,真诚就好,爱消耗完了,那就祝福道别,下一个转身,我们依旧会爱。
看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我说的滔滔不绝,说的头头是道,只是遗憾的是,我却一直看的明白做的糊涂,两个字:荒料。
愿当局者都可以看清,旁观者都别去起哄,人各有志,开心就好。
如题:得到的都是人生,错过的都是青春!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