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一件大事,建立了我的“个人数据管理系统V1.0.0”
虽然前几天给自己的2019年立了很多flag,但是归根结底有些叫愿望,有些叫计划,那些事情终将要做。
回想起12月23日邓辉哲老师讲的目标定制原则,我的2019年应该去努力的做一件事,这个事不是愿望不是计划,是每天落地可执行的,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记录,已经想了有一段时间但是一直不知道具体的做法。
记录的初衷是,让自己的生活有数据可以遵循,可以随时调整迭代的方向,在时间的长河中,方向乘以时间乘以迭代速率,就会变成超级可怕的东西。
真正可怕的东西,就是数据。任何东西,只要有明确的数据可以遵循,都会高速迭代。
虽然数据会让人看不见一部分事实,但是同时数据也不会骗人。
用户数据让公司实现精准运营,精准营销,整个社会都在因为数据而变得“像素更高”。
在罗胖的跨年演讲中也讲了餐饮公司上市背后的一个隐藏逻辑:
有数据可以依据,让资本市场更能信任餐饮公司。所以数据,同时也可以是信任的一部分。
那么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很认真的做这一件事:记录。
我搜罗了好多日程管理软件和记录方法也没能如愿。
于是建立了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V1.0.0,以后慢慢迭代。
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记什么
这个问题的隐含问题是:记什么能督促自己高速迭代
下一个隐含问题就是:什么事情是和自我迭代相关的
这个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而对迭代的不同理解也会影响记录的内容。
而事情也分为很多种
第一种事
比如你想每天读书1小时,每天健身,这种事件记录需要“打卡”。
第二种事
而如果你要记录自己写文章的数量,读书的总数,就需要“记录总数”。
第三种事
更普遍的情况就是,很多事情不是常规性的,是突发的应该记录一下。
下面就针对上面三个问题介绍一下自己的“个人数据管理系统V1.0.0”
在设计这个东西的时候,我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怎么能非常便捷的解决上面三个问题。
使用工具:石墨文档
系统主体:一个文档包含三种表格共十四维
整体手机端截图:
解决三种需求
注:以下手机截图均是在微信小程序内打开的,不需要打开第三方软件。
需求一·日常记录类
这个表格叫做日常填充
如图,此处第一列进行了单元格锁定,并且以月为单位,用于频率较低的打卡,不适用与每日打卡。
优点:可以随时添加项,手机端可以解决
缺点:每次重新输入数据,有点麻烦
手机微信内截图:
电脑端截图:
需求二·日常打卡类:
这类记录适用于频率为每日的日常打卡和每日自我评估,用到的是石墨文档的表格收集功能。
优点:自动填充,年末或者月末的时候可以用函数自动分析,基本适用于所有打开和评估的每日活动。
缺点:如果使用收藏夹不计较频繁,链接不易保存。
电脑端建立调查表如下
然后发布表格,在手机端打开,放进微信收藏夹,每天睡前填一下这个表格。
在填完之后会在文档表格里自动填充内容,无需人工。
这里按照我的表格的内容填了一次(因为今天是2019年第一天,所以暂无数据)。
手机微信内截图:
数据提交后表格内截图如下
需求三·非常规内容记录
是一张维度为12的表格,每张表格代表一个月,表格内每行的序号代表日期,第一列应用锁定,为记录代办事项,后面表格前两列为重要事件时长记录,后面是非常规记事,无规范。
优点:比较灵活,而且在表格内可以插入链接形成索引页,方便后续查看和复盘(这个真的超级赞)。如图中的蓝字指向方向就是本篇文章的链接。而且能储存信息的种类很多。
缺点:对时长记录在季末年末无法自动生成曲线和数据,需要人工。电脑操作比较简单,手机有一些不方便。日程待办表格较小,建议配合日程管理软件使用。
手机微信内截图:
电脑端截图: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数据管理系统V1.0.0”的全部内容,其实就是一个十四维度的表格,但是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也接触过很多类似的方法,比如印象笔记晨间日记,但是我认为便捷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节约时间,不需要气筒不常用的app,最好微信上就能解决。
还是很骄傲地说,以上要求现在都满足了。
其实这个表格能实现非常多功能,在这里可能例子还不够详细,对于自我时间管理感兴趣的盆友可以回去试一试,绝对是一件边际成本很低的好事!
不太会操作的朋友可以找我,我帮你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