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奶奶

一身朴素的衣裳,皮肤不白,短发,生活在城郊,50多岁的样子,每天骑着电动三轮小型货车,贩卖水果。因为不知道她的名号,女儿管她叫“水果奶奶”。

“水果奶奶”其貌不扬,并且从不吆喝,之前也没有精美装潢的店铺,可是就算她行在陋巷,大家也能找到她的水果车,纷纷购买,甚至有跑到她家预定的。周遭的同行急红了眼却也找不到原因。你说奇不奇怪呢?

想起前几天带学生欣赏的梁启超的金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发出来的便是敬。”水果奶可算是敬业的典范了!

她的水果永保新鲜。我常常看到一些水果店将同一种水果挑拣出来分类,或按照大小,或按照新鲜度,标出不同的价格,这样新鲜不新鲜的全部算在消费者的账上了,而水果奶奶从来不分类,总是将大的卖给顾客,小的拿来做赠品,买得多的顾客就送一点。破相的或着即将坏掉的全部扔掉。而且她说根据每天的销量确定进货量,宁可不够卖也不贪多,当天的水果绝不留到第二天卖。这是她做事的原则。

她专注于水果的品质。进货时打蜡的橘子橙子绝对不要,她进的脐橙外表黯淡,有时还会有一些黑点,有可能是虫卵,她用抹布擦好,并耐心解释说这不是坏果,是未经打农药的绿色产品。初秋时红彤彤的柿子和金灿灿的橘子她也不卖,她说那都是非自然熟的吃了不好,宁可卖青皮橘子,固然酸一点,销量低一点,但是能供喜欢吃的人选择就可以了。吃她的水果,吃得放心。

她从不缺斤短两。大货车上的水果往往比店铺里的便宜,人们趋之若鹜,一段时间以后人们发现他们是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游记式卖法,即使作弊了你也不方便找他们,他们的电子秤设置有问题,回家再称就会发现斤两不足。而水果奶奶卖出去的水果掂着就很够份量,熟悉的人都知道她过秤时我们都不必多看一眼。

她很有亲和力。她始终像个邻家大妈一样,远远的就跟顾客打招呼,笑容就像三月的天气,能化解你心上的冰块。轻声细语的拉家常,见到谁家的孩子不舒服了,她还会热心地提供一些水果偏方,譬如梨能润燥,盐蒸橙子止咳啦等等。印象最深的是有次我出去有事没带包,回头看她的水果不错,买了几十块钱的,然后发现没法付钱,尴尬地放下水果,她拿着水果挂到我电瓶车上说,没事,下次带给我就是了!我说您也放心?她笑着说谁会骗你几个果子啊?是啊,冲着这份信任谁忍心欺骗她呢?

她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买桂圆时她会问你是送人还是自己吃,如果是自己吃,她就把串桂圆的细枝条拽掉,说是免得压秤。要是住在郊区家里有地的顾客,她会把砍掉的甘蔗顶部那几节留给他们回去种,因为甘蔗是可以插活的。

除了敬业,更佩服她的思维方式。大清早的,她驱车赶往菜市场去卖,因为那里人流量多,人们买菜时顺便捎点水果回去。下午到街道卖,那里没有菜市热闹,却时不时有人经过。傍晚去职中门口,学生出去吃快餐会采购点水果回宿舍。这样就抓住了最佳时机,避免销售出现空档。前面说过水果奶奶每天为保新鲜限制进货,结果造成了顾客因担心买不到她的水果就争相抢购,短时间内销售一空的现象。有人说这是无师自通的经济学家,她用的是肌饿销售法啊!这样每天不需要成天守着摊子,每天还能节余出许多时间种点菜地,带带孙子,逛逛街啥的。挣钱虽快乐,却不耽误享受生活,经营家庭。小富即安,跟物欲横流的世界始终隔着一条河。

水果奶奶文化水平虽不高,但她的做人、处事、经营理念等却是我们这些貌似读了点圣贤书的人该终生学习、实践的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521评论 2 14
  • 一个自由的造梦者 用至诚的文字 与你道晚安 (——这是菀安家的后花园,欢迎你来踩哦 (-...
    慕蓉暖兒阅读 667评论 5 4
  • 这是我的第一个随笔,纪念!
    70e9e0d6dbec阅读 127评论 0 0
  • 今天我去到学校就下大雨,我还是今天第一个来到学校的,我就去吃了早餐,然后上阅读课。到了中午我们就可以吃中午饭...
    杨卓炫阅读 101评论 0 0
  • 文/张西影 暴风骤雨闪电雷鸣真快真响说来就来 带走了热浪送来了清爽淋湿了黑夜逗乐了禾苗 下吧闪吧雨是风的泪雷是雨的...
    豫视西影阅读 21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