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说微信朋友圈被“中年危机”一词刷了屏。“中年危机”本来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不足为奇,但为什么这个词在眼下会突然引爆舆论?这倒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看了很多朋友的感慨,觉得这次在朋友圈里热议的“中年危机”,与心理学所说的“中年危机”不完全相同,它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宣泄着一种全民性的焦虑,与年龄关系不大。当下从在校的大学生到退休在家的老头老太太,许多人似乎内心都充满了焦虑,只不过人到中年的这个人群,压力更大,焦虑更甚。另外,也是因为中年是当下社会中坚,社会发声渠道多,更容易受到社会关注而已。
再细考察会发现,我们生活中很多人的焦虑,着眼点不是当下,而是未来。即使当下在很多人眼中事业比较成功的人,也会因未来生活中可能面对的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充满了焦虑,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
对未来的焦虑,说白了,是不确定性影响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但当这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情绪,我们就不能仅仅简单地从性格上、心理上分析原因,我们应该考虑我们的社会机制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如何通过社会建设来化解全社会的“中年危机”。
回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每一个改革举措都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让不同阶层的绝大多数人都能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所以,社会总体上弥漫着昂扬向上的氛围,人人都相信未来会更好。当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社会利益机制已经空前复杂化,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固化同时并行;同时,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调整增长后,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环境代价日益高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社会不公的现象变得突出起来。这一切,都增加了社会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人对未来的预期。
当下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当然是通过制度设计,增加人们生活的保障,尤其是对社会低收入阶层的保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做,比如进一步增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公众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通过提高城乡社区自治程度,加强社区建设,增强公民对社区认同感,积极鼓励公众通过参与社区事务增加个人的“社会资本”,帮助更多人摆脱“原子化”生存状态。
总之,我们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增进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只有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中年危机”才不会成为全社会人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