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季羡林美文60篇》,分为人物、记事、景物、游记、抒怀、论说篇。几乎都是按时间来排列的。
对于季老,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篇著名的《清塘荷韵》,忘了是中学课文书还是课外阅读过,总之对于“季荷”有着深刻的记忆,总觉得这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智慧的学者。
季羡林,1911.8.6-2009.7.11,享年98岁。
1911.8.6出生山东清平县官庄
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北京清华外国语系)
1934清华大学毕业(期间因旁听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从此对梵文产生兴趣,为日后留学德国研究梵文埋下种子)
1935因母校推荐进济南省立高中当国文教员(期间还有比他大的学生)
1935年深秋,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于德国哥延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
1946年春回国(因二战被困德国十年、在回国前因陈寅恪老师推荐其去北大任教)
散文大部分是回忆,在人物篇中写沈从文,说道沈去世后悼念文章很少,他有些不解,考虑再三,披挂上阵,颇有点幽默之风。再提到他是个独立风格的人,而且出席过沈和三小姐的婚礼。他对沈的印象是可爱、可敬、温良淳朴、奇特的作家。
从他的大学生涯中看出他是朱光潜的学生。清华人才济济,大好年华在此学习,正正好。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泽等先生的课,旁听冰心的课被下过逐客令。但是他确定人生志向的还是旁听陈寅恪先生的课,从此对梵文展开深入研究并有缘去德国学习。
在回忆德国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时,分享了他在毕业之前写论文的过程中,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论文之前写了一篇很长的绪论,教授说:“你的文章费劲很大,引书不少,但是都是别人的意见,根本没有你自己的创见。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毫无价值。你重复别人的话,又不完整准确。如果有人对你的文章进行挑剔,从任何地方都能对你加以抨击,而且我相信你根本无力还手。”
没有创见,不要写,写了也要切题。
这对于经常写书后感的我来说,顿时醍醐灌顶,写论文如此,写书评亦如此。
德国人以细心谨慎闻名遐迩,这般看来,德国的教学质量也很高。
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早逝母亲,悔之晚矣,让人可怜起这位和儿子聚少离多的母亲。
写到景色,他描述马缨花:“香气就是从这一片绿云里洒下来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使我仿佛游泳在香海里。”
描述清华园的园子里景色:“红的,翠的,白的,紫的,混合地涂上了我的心,在我心里幻成一副绚烂的彩画,我做着红色的,翠色的,白色的,紫色的,各样颜色的梦。”
“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
“人同香气仿佛融而为一,忘记了花,也忘记了自己。”
写人,大部分晚年所写,写的都是过去的人,回忆中的,逝去的人。其实老到很老,老到目送自己的老伴儿子女先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这种老,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想起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她也是在怀念过去的人,终日思念。季先生也是如此,身边一个个亲人好友远去,包括猫儿,能想象他的晚年也有点孤寂。
写景,大部分是青年所写,可见文笔细腻、生动活泼、有灵性。文字有颜色有味道,代入感很强烈,栩栩如生,仿佛身临其境,同他一起观赏着、感受着。
大约我的几点感悟是,写文章就好好写。工作和学习,寻找和自己兴趣点,和兴趣有关的,总能深入学习。机会来临,要紧紧抓住。读书使人聪慧。对于身边的人,好好珍惜,失去了就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人。教学应是以严谨为妥,触类旁通。晚年,还是养只猫陪着比较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