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概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一种是自己以外的人。这不是废话吗?但也说得过去。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围绕着这两种人,我们也不可避免地去关注这两种人。
年少的时候,尤其把自己“当人”,总觉得最独特,别人都是我的围观者,因为那时候我们困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心态不是信口胡说,听说很多人都有同感。
毕竟每个人只能以自己的意识存在,虽然你也知道还有60多亿人此刻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生活着,但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你都很难知晓。就因为你见不到,也很难参与其中。
有了互联网还稍微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比如某个名人微博上线了,然后你看到这个提醒,这会儿你才知道他在用微博,可能正在看今天的热搜,只要没留下痕迹,具体看什么你还是不能确定,但比微博登录之前更有实感。这种时候很少,不可能有一个名人24小时只做一件事,还让你知道,人家几点睡觉也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所以说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自己,哪怕是家人、情侣也不会把所有的想法实时转播给你。这时候我们就很容易觉得世界以自己为中心,也就是天选之人,势必会发光发热。
说来奇怪,大学之前我怎么就没想过别人也会这样想,如果想到这一点那自我中心论就不攻自破了。
当然它本身就是错的,只是这个迷阵困了我好多年,后来才看清楚,这可能就是探索世界观的必经之路吧。
好,解了这道哲学难题之后,才发现自己如此普通,以前那万道希望之光一下子全灭,顿时天昏地暗,暗流肆意涌动。它就是大多数人人生中都会见到的一次世界末日。
有的人那时候就倒下了,当然更多人挺了过来。挺过来的大多数也不是就涅槃重生了,只是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在普通中完成修渡。当我们不居高临下时,才发现普通是那般难得。
看看身边的普通人吧,不觉得很羡慕吗?公司里的保洁阿姨,马路上的清洁工,埋头在垃圾桶里翻找一天收入的爷爷奶奶,他们或许因为生计不得已从事这一行,每次路过我都会心怀敬畏之情,为什么做这种工作的总是他们?年轻人应该都在其它岗位上打拼吧?
而反过来试问自己,假如有一天我失去了办公室的工作,假如我流浪在落魄的街头,我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我有没有勇气靠它维生?可实际上,我连回答这个问题的勇气都没有。所以我总向他们投出羡慕的眼光,可以做脏活累活的人还有什么不能克服呢?
我也很羡慕那些下班的时间点在马路边散步健身的人,我在公交车上时常和他们交锋而过,我不止一次意识到我输了,他们穿着便装休闲服,三五成群一路有说有笑,脚下的步子时快时慢。他们大多是这个城市刚退休的人,之前从事着公职。如果你从他们身旁路过,可能旁听到他们的退休金比现在的我挣的要多很多。
他们的子女已经找到稳定高薪的工作,或许还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所谓美满就是不用担心上有负担下有缺口。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在留在老家过着悠闲的中老年生活之外就没多大别的追求了。其实他们完全有资本去外面看看,可他们满足于当下,满足于和同行人做一些可以自由掌控的事。这种状态,说实话很多人可遇不可求。我也深深地羡慕他们,希望以后的自己就是他们。
如果说还有一种普通人让我偶尔羡慕的话,那就不得不提到他们——在听到物资匮乏的小道消息后,立马去超市去药店排队抢购一空的人。他们总能抢在别人之前做出反应和行动,从不会觉得做诸如此类的事情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他们更不会顾及聪明人的眼色,也没觉得吃亏。不过他们身上倒有一种特殊的品质,即对个体生命的热爱,所以才会跟风跟得这么可爱。
你我本是普通人,却活得没有他们坦荡自在,常常找不到快乐,总是在乎旁人的看法,拿他们定下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可能我们连普通人都算不上吧。
真想早一点加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