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很多培训才发现,只有三流培训师才会讲干货满满的课程。
在物欲横流,碎片化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选择一门课程必然会关注“有没有干货呀?”是的,干货非常重要。一个没有干货的分享或者课程是没有含金量的,也实在难以让人感兴趣,但满满干货的分享真的就好么?
01
大学里许多老师讲课从头到尾全部是干货,按理说学生应该听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而现实的课堂上总是老师讲得越认真,学生睡得越认真;开玩笑地说有些老师上课的质量直接决定学生的睡眠质量,有时还能决定他们的手机流量。干货太干就像压缩饼干,虽然能填饱肚子,但实在难以下咽。
大学时候我跑到外语系蹭课,记得有位老教授教英语发音,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头侧脸图,标注好人体口腔各个部位,他讲到:“同学们,这个单词是这样发音的,小舌头下沉贴住大舌根部,然后舌尖突然离开,气流喷薄而发出的声音就读这个单词(这都是什么鬼)。”听到这样的教学内心犹如一万头羊驼奔跑过,仅仅为了学习一个单词,我却要多花费三倍时间去查询他说的专业术语,再琢磨发音技巧,事倍功半,浪费时间,谋财害命。
两年后,临近毕业的我,每天手捧雅思机经,一心想要出国读研,为普通的三本院校学历增添砝码,那时候得知云维真老师是国内最受学生欢迎的雅思名师之一,他的课堂就像有黑洞魔力一般,所有人的注意力和灵魂都被深深吸引,生动有趣,毫无尿点;每堂课我所遇到难以记忆的单词和结构复杂的长难句他都能揉碎掰碎喂给你,讲得透彻见底,让我们大呼过瘾。现在回想,那位老师特别善于制造画面感,让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变得熟悉且亲切。
这就是,三流的培训师讲听不懂的话,一流培训师讲看得见的话;玩转视觉化表达才是高级别分享。
1、比喻
这段时间参加心心念很久的Spenser新媒体写作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S叔幽默精练的语言,没有一句光明伟大且正确的废话;他说新媒体写作,特别像拍商业电影,每两三分钟的阅读中就要有刺激点,让观众不愿离开座位,让读者注意力不被分散;他说没有逻辑的内容就像没有气质的美女,不耐看。S叔讲课句句简练而又戳中你,用比喻的方式将抽象的逻辑概念和新媒体写作瞬间视觉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国内有位德高望重的培训老师—余世维,一天的课酬高达5万+,记得有一次他介绍杜比音响的功能,他说杜比音响就像是音响当中的洗衣机,能够把所有的杂音全部洗掉,让你沉浸在一个全封闭式的私人影音室。余世维老师没有大量专业术语来介绍音响的内部结构、材质、高端技术,而是通过一个简单比喻把音响的功能带入听众所熟悉的场景,简单明了却超有感觉。
2、善用对比
这期写作营介绍课程嘉宾的时候,S用了一个简单对比和自嘲将嘉宾导师的高大上瞬间衬托出来,他说:“接下来我要隆重介绍这次我邀请的王鹏老师,请允许我嘚瑟一下,因为王鹏老师是GQ总执笔,写作水平甩我十几条街,我真的是刷了好多次脸才邀请到他”,听完这段话,8000多名在线学员热血沸腾,迫不及待听到王鹏老师的精彩分享,台湾知名主持人寇乃馨说,自嘲是最高级的幽默,也是每一位演讲高手的惯用技巧,可以瞬间拉近听众的内心距离。所以三流培训师的课堂往往哈欠连天,一流培训师隔着屏幕都能让你拍手称赞、笑声不断。
3、描述性语言
同样,S在讲传统写作和新媒体写作时,他是这样描述“传统写作往往是有一整块时间沉浸阅读,在一个温暖的午后,一家灵魂有香气的咖啡厅,正襟危坐不受干扰开始阅读;而新媒体写作是在完全的碎片化时间完成,早上起来蹲马桶的时间看公众号文章,上下班坐地铁看公众号文章,在忙碌了一天工作躺在床上刷下朋友圈的时候看公众号文章。”一大段描述性语言就像电影一样带我们入戏,置身在每一个不同的场景,精彩绝伦,不愿离去。
如果说枯燥复杂的理论知识是压缩饼干,那么视觉化表达更像是做了一个满汉全席,有菜有饭,不只吃得饱,还让你吃得爽,回味无穷。
02
众所周知的TED演讲,每次演讲不超过18分钟,这是因为时间太长听众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太短听众会觉得不解渴,不过瘾。而在许多培训课和高峰论坛上,分享者往往要讲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想要持续保证听众的注意力就需要在演讲中穿插一些调侃和段子,重启听众的高能集中状态。
1、 给听众戴“高帽子”
每次我去武汉大学演讲常常会这样开场:“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开心来到武汉大学,在我今天来之前,我就听说武汉大学的同学们都特别爱学习,尤其喜欢听讲座,而且在听讲座的同时还特别喜欢鼓掌,我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当我讲完,台下立刻掌声四起。这里的诀窍就是:如果你想让听众干什么,你就赞扬他什么。
2、说明自己对听众的价值
听众最在乎的永远是他们自己,参加Spenser大叔的写作课,第二课开场他便告诉大家: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人人都有可能写出爆款文》,让你的文章阅读量比平时高出3倍以上。这里S叔特意用“3”这个明确的数字,而不是很多倍,成功塑造了这堂课的重要性,错失这堂课仿佛错过一个亿的赶脚,让大家眼里泛光,积极性爆棚。
3、设计一些经典开场和段子
曾经听过好多次俞敏洪老师高校巡回演讲,几乎每一次他都会这样开场:“各位来到现场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俞敏洪,我知道今天来到现场听我演讲的同学并不是要听我讲怎么学习英语,如何秒杀四六级,攻破雅思托福。而是来看看俞敏洪到底长啥样。(停顿两秒) 其实我的长相,把我放在李彦宏和马云中间,我通常起到了一个过渡作用。”通过自嘲式的开场,与听众快速建立信任感。
奇葩说优秀辩手艾力也是一位英语老师,他的演讲惯用开场:“同学们,我是一名英语老师,除了英语我还会三门外语,分别是中文,普通话和国语。” 这样的课堂是不是有意思多了?
只有段子没有干货的分享等于耍流氓,但只有干货没有调侃的分享是谋财害命。你要听众吃得下你喂的干粮,少不了调味的金句和故事;毕竟我们谁都不喜欢说教。
做一个有干货也有故事,有料还有趣的分享者,并不那么容易。世间所有的分享高手都不善于随机应变,而是善于精心准备,日复一日的练习,积水成渊的积累,才能口吐莲花,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