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

⑴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北)

⑵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

⑶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

⑴《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

⑵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

⑶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采莲人)

⑷ “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咏鹅》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

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


《风》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

⑴ “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

⑵ “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

⑶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解落____秋叶,能开_____月花。过江_____尺浪,入竹_____竿斜。


《山村》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1.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

2.与邵雍相关:

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出自邵雍。

⑵邵雍一声淡泊名利,以教书为生。当时的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都非常敬重他。还凑钱给邵雍买了一套房子。取名为“安乐窝”这也是他号安乐先生的由来。

⑶邵雍精通易学。说白了就是很会算命。

⑷邵雍最适合读的一首作品就是这首《山村》。


《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⑴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⑵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⑶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古朗月行》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⑴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⑵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⑶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⑴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⑵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⑶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赠汪伦》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送给汪伦的诗,汪伦是李白的朋友。本诗以潭水之深比喻两人情谊之深。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真正做到了"景真情切"。

2.相关考题:

⑴这是一首(  )诗,是(  )送别(  )。

⑵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⑶本诗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悯农》其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⑴《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⑵诗中第⑴句写春种,第⑵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 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 字季凌。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⑴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⑵依:傍着 尽:消失 穷:达到极点 更:再。

3.相关考题:

⑴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___(见),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画鸡》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1.作者:唐寅,字(  )。是明朝很有名的(  )和(  )。

2.直译: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栽培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了。

3.这首诗前两句状物明确,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生动的刻画出了大公鸡的威严姿态。后两句又道出了深刻的道理,说出了公鸡的威严,同时也是在暗喻自己。


《绝句》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作者:杜甫。字 ,号 。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  ),他的诗被称为(  )。

2.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作者居住的环境四周美丽的景色。碧绿的柳树上,黄莺在歌唱,晴空万里的蓝天,一行白鹭在飞翔。(  )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山的白雪,门外沿江停着来自万里以外的船只。(  )这首诗由近及远,描写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副非常优美的图画。

3.相关考题:

⑴大李杜指的是(  )和(  ),小李杜指的是(  )和(  )。

⑵诗人杜甫生于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时,历尽艰难,他的诗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实,所以被后人称为(  )。

⑶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请另外写出两句描写该季节景色的诗。


《春夜喜雨》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夜雨景。"好雨"同时也说出了作为一个"好人"应该具有的高尚品格。

2.相关考题:

⑴读音。好(  )雨,潜(  )入夜,花重(  )锦官城。

⑵这首诗是描写春夜(  )的,诗人按照(  )雨,(  )雨,(看)雨的思路,赞美了(  )的及时。

⑶"好雨知时节"这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凉州词》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直译: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2.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度: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3.相关考题:

⑴辨音黄河远上白云间(  )京口瓜洲一水间(  )。

⑵判断对错: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七米或八米为一仞。(  )诗中杨柳指的是《折杨柳》这首曲子。


《山行》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作者:字牧之。号 。主要擅长写七言绝句。与当时另外一位著名诗人李商隐合称"小李杜"除本篇以外杜牧的七绝《赤壁》建议学生背诵。

2.诗文分析: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山势的高峻。三四句写深秋美景。通过对夕阳中的枫叶和二月的花朵的对比,突出了红叶特有的美。描写景物的顺序由远及近。

3.相关考题:

⑴小李杜是指________ ,李杜指(  ),王孟指(  )同为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韩柳指的是(  )。

⑵仿照例子填空。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⑶古人写秋常写秋的悲凉,而这首《山行》却是秋的颂歌。著名诗人刘禹锡也有一首诗是颂秋的,把这首诗默写下来。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夜宿山寺》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1.夜宿山寺就是夜晚借宿在山上的寺院。

2.这首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楼的高,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生活的追求。

3.危楼,这里指高楼。 而不是快要倒塌的楼。

4.直译: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5.相关考题:

⑴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危楼_______________ 百尺_______________。

⑵ 本诗运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了楼宇的高。


《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日照香炉生紫烟。

1.直译: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2.本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色。前两句写香炉峰和瀑布。后两句是诗人想象,化静为动。

3.相关考题:

⑴组词:炉(  )庐(  ) 遥(  )瑶(  )

⑵判断对错(都是正确的)

①诗人采用夸张的方法,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

②前两句把动态瀑布写静了。(  )

③"疑"与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意思相同。(  )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2.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3.相关考题:

⑴白居易是一个(  )诗人。

⑵蓝在句中的意思是(  )。

⑶诗中的对仗句是(  )。

⑷"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熟悉)

 "红胜火"意思是_______(  )

 "绿如蓝"意思是_____________。(  )


《所见》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1.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世称 。现在浙江杭州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是著名的田园诗人。

2.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前两句写牧童骑牛边走边唱,后两句,歌声嘎然而止,原来是想捕捉树上的鸣蝉。

3.相关考题:

⑴ 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林樾:_______(  )意欲________(  )。

⑵ 填空:

①袁枚字(  ),号(  ),是(  )代诗人。

②本诗中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忽然闭口立)


《华山》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1.直译:华山高耸,只有天在它的上边,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同高齐肩。抬头望,江上太阳近在眼前,低头看,白云在脚下下盘旋。

2.有趣的是,历史上还有一位曾三步成诗的诗人,他便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寇准。据史料载,寇准年少时,其父宴请宾客,酒至酣,一客人提议请寇准即席赋诗助兴,寇准欣然应允。客人命题为《咏华山》。接题后,寇准踱步思忖,至三步,一首五绝脱口而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寥寥数句,道出西岳华山雄伟峭拔之势,满座宾客无不叹服。

3.作者: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

4.相关习题:

⑴《华山》这首诗主要写了华山的______。

⑵本诗通过对于(  )衬托出了华山的高。


《早发白帝城》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1.直译:早晨辞别了耸立在云霞里的白帝城,坐船而下,相距千里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去。两岸的猿猴的叫声一直在山谷回响,轻便的小船,已经穿过了万座重重的高山。

2.重点词语解释:⑴ 早发白帝城 。⑵ 朝辞 。⑶ 千里江陵 。

3.相关考题:

⑴《早发白帝城》是写唐朝大诗人(  )在(  )时从(  )出发。

⑵“万重山”与“一日还”突出了诗人回家时的(  )心情。

⑶李白的时擅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与本诗中的哪一句同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直译:老朋友孟浩然与我在黄鹤楼辞别,在繁华盛开的三月,他乘船东下去扬州,孤单的船儿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绵延的长江水滔滔不绝的在天边奔流。

2.这首诗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主要写两人的离别之情。情调轻松,充满了诗情画意。

3.相关考题:

⑴ 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指的是(  )。

⑵ 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唯”的意思是(  )。

⑶ 请写出几个含“际”的成语。

⑷ 这首诗同《赠汪伦》一样是一首(  )诗,本诗借景抒情,而后者以(  )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形象。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作者:字廷秀,号诚斋。写的诗被称为“诚斋体”,诗集为“诚斋集”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

2.直译: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那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虽然他们找不到蝴蝶,但是他们依然很高兴、快乐。

3.相关考题:

⑴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  )。

⑵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晚春农村景色的诗,请找出能够体现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动词(  )、(  )。

⑶ 本诗作者是(  ),是(  )朝的杰出诗人。


《塞下曲》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1.直译: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屹立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

2.卢纶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小学阶段所说的《塞下曲》指得是这首。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

3.相关考题:辨音。本诗最后一局中“没”应读(  ),棱读(  )这首诗中的那两句写出了将军的箭法高超。(  )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直译:泉眼无声的,好像很珍惜似的细细流着泉水,树荫映照着池水,仿佛也无限喜爱这柔和明丽的水面。小小的嫩荷刚刚露出一个紧裹着的尖角,就已经被戏水的蜻蜓发现,立在上面歇息了。

2.这首诗写得就好像一幅花鸟鱼虫的画一样,画面中,池,流,荷,蜻蜓层次丰富,生机盎然。

3.相关考题:

⑴ 组词惜(  )昔(  ) 池(  ) 驰(  )。

⑵ 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惜”的意思是(珍惜)。

⑶ 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爱晴”的意思是(喜爱晴天)。

⑷ 杨万里是(宋)代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是一个多产诗人。


《春日》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直译: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沿着泗水河边去寻找美丽的景色,看那无边的大地一时间都换上了新装。在春游中很容易认识了东风的面容,因为春天总是百花吐艳,万紫千红的。

2.作者: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3.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在一个晴朗日子里,诗人在泗水河寻春的情景。后两句写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处处一片春的气息。

4.相关考题:

⑴ 胜日寻芳泗水滨中的“胜日”指的是(风和日丽的日子)。

⑵ 无边光景一时新中的“一时”指的是(一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⑶ 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等闲”(平常)。

⑷ 《春日》是诗人漫步在(泗水)河畔,享受踏青的乐趣。诗中的哪两句诗你觉得最富有哲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渔歌子》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直译:西塞山下,白鹭掠过,桃花盛开,春水初涨,鳜鱼更是肥美。戴着青竹笠,披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都不想回家。

2.作者:张志和,字子同。自号“烟波钓徒”《渔歌子》共五首,流传最广。这首诗通过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期望自己永远隐居江湖,向往自由生活,享受人间乐趣的心情。

3.相关考题:

⑴ 张志和是(唐)代著名诗人,自号(烟波钓徒)。

⑵ 这首诗第一句点明地点,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第二句,表现了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第三句运用了( 借代)的修辞方法,第四句描写了捕鱼人的(捕鱼的情态,乐而忘归)。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直译:西湖到底是处在六月中,风光与其他时节都不同。连天的荷叶无边无际,格外碧绿,映照着阳光的荷花,也异常红艳。

2.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得是夏天,作者选用的景物是荷花。前两句写诗人面对六月的西湖风光,发出由衷的赞叹,后两句抓住了与四时风光不同来描述。

3.相关考题:

⑴“晓出”的“晓”指的是(早晨)。

⑵“别样”的意思是(特别)。

⑶这首诗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送朋友(林子方)时写的一首诗,送朋友的时间是(早晨),地点(西湖)。

⑷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的景色,你从哪句诗能够看出来?


《赠花卿》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1.直译: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皇宫里才有,平常百姓家哪里能听见几回?

2.《赠花卿》意思就是(以此诗)赠送给花敬定。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这句说战乱勘定后的成都,主将大张筵席,尽情作乐。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天上:双关语,虚指指天宫,实指皇宫。

3.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竹里馆》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准确描述。

2.重点字词: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深林:指“幽篁”。

3.直译: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4.相关考题: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李白被人称为诗仙,王维被后人称为(诗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直译:我独自一人作客他乡,每逢节日就更加思念亲人,在远方就知道兄弟们登上高处,身上都佩戴着茱萸,却少了我一个人。

2.重点字词:

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有团聚登高的习俗。

⑵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

⑶茱萸:一种植物,在重阳节的时候佩戴。

3.这首诗是王维十几岁的时候写的,通过写自己思念家乡进而想到家里的兄弟思念自己。使思乡之情更加深刻。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了千古名句。

4.相关考题:

⑴九月九日是( 重阳)节,解放以后九月九日又被定为(老人节)。

⑵判断对错:诗中的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X)

⑶本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思乡)之情。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直译:原本我就知道,人死后一切都无踪迹,伤心的只是看不到国家统一的那一天。待到军队挥师北上收复失地的时候,不要忘了在祭祀的时候,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是一个多产诗人。

3.这首诗是陆游写给自己儿子的遗言,也是绝笔。表达了作者一心希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和对南宋政府腐败无能的悲愤。

4.相关考题:

⑴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歌。

⑵《示儿》是陆游的(绝笔)制作。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告诉儿子,即便是他死了,也不要忘记把国家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⑶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北定”指的是(收复北方)。

⑷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乃翁”指的是(你的父亲)。


《江雪》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1.直译:群山上看不到一只鸟的影子,纵横交错的道路上也没有行人的脚印。在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独自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以山水田园诗为主。

3.这是一幅寒江独钓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见行人和飞鸟,只有一位渔翁在江面上垂钓。诗人是借渔翁的形象比喻自己,超凡脱俗。

4.相关考题:

⑴柳宗元与当时唐朝另一位大文豪(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与宋朝的(  )(  )(  )(  )(  )王安石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⑵孤舟蓑笠翁中的老渔翁是(柳宗元)的精神写照。

⑶这是一首五言( 绝句),这首诗仿佛一幅画,你看到了怎么样的一幅画呢?


《望洞庭》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1.直译:洞庭湖水与秋月交相辉映,湖面上风平浪静,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铜镜。远望洞庭的山水美景,恰像一只雕刻剔透的银盘里的一颗青螺。

2.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是唐代诗坛上的重要诗人。被后人称为“诗豪”。

3.这是一首写景诗,前两句写洞庭湖与秋月,后两句写山水全景。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图。

4.相关考题:

⑴这首诗中有两个比喻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写出本体和喻体。

⑵判断对错。

①两相和的意思是指水域月光融为一体。(对)

②白银盘是指用白银做成的盘子。(错)

⑶刘禹锡被称为(诗豪),王维为(诗佛),李贺为(诗鬼),白居易为(诗魔)。


《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道少。

1.作者:孟浩然。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擅长五言绝句。

2.直译: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清晨起来听到处处都有鸟在叫。回想深夜一阵风声和雨声,不知道多少献花被吹落了。

3.相关考题:

⑴辨音。不觉(绝)晓 睡觉(叫) 处处(触) 处(楚)理。

⑵诗中描写了(  )季的美好景象。诗人不是从所见去抒发情感,而是从所(闻)去联想,让人好像(  )鸟叫,好像(看到)花落。

⑶请你再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咏柳》


《凉州词》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作者:王翰,字子羽。主要写边塞诗,以这首最为著名。

2.直译:精美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美酒,将士们正在准备举杯畅饮,琵琶声从远处传来,催促他们上马出发,将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您可别见笑,自古打仗有几个人可以从战场上平安回来啊!

3.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战士们在出征前宴会上畅饮的场面,表达了饿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4.相关考题:

⑴“欲饮琵琶”中的“欲”意思是(将要)“夜光杯”是指(用晶莹剔透的白玉做成的酒杯)。

⑵对错:

⑴王翰和王之涣都是唐代诗人,他们写的《凉州词》都是边塞诗。(√)

⑵最后一句是反问句,是千古名句,令人深思。(√)

⑶这首诗描写了战士们出征后的场面。(×)


《出塞》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作者:王昌龄 字少伯。擅长写边塞诗。

2.直译: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只要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关,就可以抵挡入侵的敌人,不叫他们越过阴山半步。

3.《出塞》为旧乐府题。内容大都市写战争的。王昌龄这首诗有感于边防战火不断,守边战士长期服役不能回家与人团聚,因而希望朝廷能选派良将杀敌,使人民过上和平的生活。

4.相关考题:

⑴辨音。万里长征人未还(环) 还(孩)来就菊花但是龙城飞将(犟)在 将(读一声)军不教(四声)胡马度阴山 教(一声)课。

⑵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他是(汉)代名将,被世人成为(飞将军)。

⑶“阴山”指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古代中国的边疆要塞。

⑷这首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千古名句,前半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


《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直译:一个阴雨绵绵的秋夜里,远迎好友来到吴地,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连那楚山也显得冷清孤独。你回到洛阳后,若亲朋好友问起我的情况,你就说我心里依然坦荡高洁,好像一片冰放在晶莹的玉壶里。

2.相关考题:

⑴本诗的作者是唐代的“七绝圣手”(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

⑵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请写出三首(诗的题目即可)。

⑶王昌龄送的人是(辛渐)。


《鹿柴》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直译:山中空寂清幽,只听见人声,看不见人影。夕阳斜射进茂密的树林,洒落在青苔上。

2.这首诗送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多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相关考题:

⑴《鹿柴》中的“柴”应读(寨)。

⑵这首诗描绘的是(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⑶诗的三四句由声响转到夕阳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幽静)。

⑷诗人王维是个才子,苏轼曾经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