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想得太多!

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在《易经的人生智慧》讲座中提到“Positioning”一词,指的是“定位”。

他说:“人之所以有诸多烦恼跟痛苦,主要根源是人生定位不清。”

而人最普遍的定位不清,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要改)

很赞成杨绛先生的一句话:“你的问题在于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想得太多,而忽略了真实存在的快乐。


01、想得太多,只会徒增烦恼

成语上,有个词叫:“杞人忧天”

《列子·天瑞》中说,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安身,以致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想得太多的人,往往深陷精神囹圄而无法自拔。

就像《未闻花名》里面说的:“我们总是在意错过太多,却不注意自己拥有多少。”

总是担忧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或是担忧自己的某些表现是不是「不正常」。这种过度的自我关注或自我担忧反而可能成了真正的问题。

丨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富翁得了重病,吃了很多药,都没有好转;因此他很焦虑,总担心自己快要去世,每天惊恐不安。

后来,他找隐居的名医请教。

医生对他说:“你只需找一个沙滩,每天到沙滩上躺30分钟,坚持一个月。”

富翁半信半疑,但还是照做了,结果每次一趟就躺了俩小时。

富翁因为赚钱,平时非常忙碌,很少能像现在这么放松,他听着海风的声音,还有海鸥的叫声,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没有一丝烦恼。

一个月后,他回到家,身体非常轻快,心情也很舒畅,再也不像之前那样焦虑,病情也开始慢慢好转。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过:“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我们那么费心力,它不过是心态的问题。


02. 想得太多,会失去主动权

三毛曾说过:“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没回来过,所以,等待和犹豫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如果你做事总是犹豫,又不自知,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很多。

韩剧《1988请回答》是众多韩迷心中的经典之作,每年冬天会被反复谈论起。

播出七周年之际,这部韩剧的热度依然不减,很多人为狗焕和德善的爱情故事线而意难平。

狗焕在剧中有一句内心独白是:“搞怪的不是红绿灯,不是时机,而是我数不清的犹豫。”

他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不主动也就注定他无法成为好的恋人,至少对德善来说,他并不是个值得追随的人。

相较狗焕,阿泽则对德善的爱从不掩饰。他会在好朋友面前,大胆地承认:“我喜欢德善,不是朋友的那种喜欢,而是作为女人的喜欢。”

他会给足德善想要的安全感。

有时候,爱情就像幸运之神的降临,容不得一丝丝的犹豫和懈怠,因为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悄悄地溜走了。正焕对德善的爱,一直藏在心里,而德善也曾积极回应,可是正焕不敢直视自己的感情,终究还是在犹豫中错失了。


03、想得太多,不如简单去做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不再犹豫,不再纠结,想做就放手去做!

-

三个月前朋友非常苦恼,他说:“日常工作平平无奇,没有任何提升,但是年纪越来越上去了,会有职业迷茫期,很害怕一时被裁,而没有副业拯救。”

我说:“那你可以试着去学点什么。”

朋友切入主题:“我还挺想学写作的,本身性格非常适合,自己也能静下心来写。”

“那你可以试着写起来”

。。。

两个月过后,朋友又来和我诉苦恼,原因还是本职工作太机械重复,没有提升。

“上次说的写作你有开始吗?”

朋友开始支支吾吾:”我还没想好到底写哪个方向?“

然后他又说:我文笔不行,真的可以写好吗?

我还是有点担心,不知道自己坚持不坚持得下来?

选择哪个平台去写啊?

…..

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而导致朋友过去两个月了还没有开始动笔。

我只能说:想得太多,不如简单去做。

做着做着,写着写着,你才会发现遇到的问题,然后一步步攻克难关;对于还没有到来的问题,我们不要去想太多。

知乎有个问题:总是敏感想太多怎么办

高赞回答有那么一句话:”表面上是想得太多,实际上是心里怕得太多。”

我们怕:失去的经历、得病的经历、失业的经历、失恋的经历、甚至亲人过世、自己面对死亡的经历......

不能否认,这些经历放在身上,让人有太多畏惧感,迟迟不敢行动,但是这并不表示这是失败,唯有经历才能提升。

罗振宇罗胖曾经提出过一句响亮的口号,“成大事者不纠结”。古往今来的成功者,他们都是执行力超强的行动派,他们想到一件事,就会马上去行动。

-

“要做一件事,就不宜把它拿来瞎想,不然想来想去,越想越有味,做事的雄心力气都化了。”

一个人能抵达多远的目标,归根结底取决于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筹划了什么。

记住:Just do i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