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源自《设计心理学3 情感化设计》
1. 处于负面情绪的影响之下,会感到焦虑或悲观,这时会集中注意力于大脑活动,全神贯注于某个内容;正面情绪会唤起好奇心,有助于激发创造力,使大脑处于开放、高效学习的状态。正面和负面的情绪都是有用的,需要合理利用不同情绪下的人的行为特点,做出合适的方案。
头脑风暴适宜先鼓励、愉悦氛围,过程不能出现批评和指责;合理设置deadline,可以适度增加效率
一楼到地下室之间要设置门锁。防止火灾逃生的时候,一昧往下跑而错过一楼误入地下室
当用户要进行不可逆操作时,在对话中适当加入的“注意、提醒”等字样,配合红色等警告色可以提高用户注意力
当用户进行购物、消费的时候,营造正面、积极、活跃、有趣的氛围,让操作过程更加愉悦和非理性,而当用户要完成某些任务,适当使用指令型,有压力和警示性的措辞和提示,让用户更加专注,效率更高。
2. 好看的东西更好用。人是视觉动物,对外形的观察和理解是出自本能的。如果视觉设计越是符合本能水平的思维,就越可能让人接受并且喜欢,同时,当人产生的了积极的情绪,会更容易思维发散性地使用产品,即便过程可能出现问题,受情绪的影响,人也会尝试更多方式解决问题。
日本人测试,键盘设计更好看的取款机,用户用起来更加顺手
蓝绿色调的安全软件产品会更容易让人更接受
但是并非所有的产品只要好看就行了,必须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 _是否能有效地完成任务_ 。即使有时候使用者会因为好的视觉因素而感到愉悦,但是当这些因素妨碍做事的时候,用户就会反感。
3. 不能靠询问潜在顾客的意见来评价一项创新的好坏,因为这要求人们去想象他们从没有体验过的事情。而且他们的回答往往不靠谱。
手机问世前经过调查曾被大众认为自己只会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汽车问世前,人们只会想要跑得最快的马
4. 想要发现设计中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是观察,观察顾客是如何使用现有产品,然后再加以改善,因为有很多时候,用户只会把这种错误,归咎在自己身上。
像type-c口的充电线、USB接口,都是可待优化的设计,当用户使用时,插不进接口,只会再重复操作一次,并把这种原因怪罪在自己身上,而不管正反都可以直接插进手机的lightning接口数据线就是观察再设计之后的产物
5. *产品设计的真正挑战在于“最终了解用户那些未被满足和从未表现的需求”*,而发现未明述的需求,不是通过询问、调查重点人群、调差问卷,必须通过将测试方案的实现,来观察用户在真实环境下的操作。
发现需求的最佳方法就是在产品被自然地使用,而不是 被要求看你怎么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因为大部分的人意识不到自己的真正需求,用户实际做的事情和他们自以为会做的事,是有很大出入的,因此需要在自然的环境里认真观察从而发现他们的操作,作者认为聚焦产品对应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都是拙劣的工具,因为这是与实际使用脱节的,。
让自己也成为产品的真实使用者,这样才知道对于现在要做的设计,什么是重要,什么不是重要的。
6. 优秀的产品不仅仅是功能的集合,它们的真正价值是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其中最重要的需求是建立自我行为和社会地位
产品不一定是要用的,名贵的油画、文玩…这些商品都对应上了一种用户想要给外界表达的形象
提供某些餐厅的订座难度和某些俱乐部的入会门槛,可以增加人们对它们的渴求度
7. 在购买过程中没有任何不愉快体验的顾客,他们的满意程度可能比之前有着不愉快经验,但其在解决问题时得到公司的良好对待的满意程度要低。当顾客为决定下一次购买什么产品或向朋友提供建议而回顾这件产品时,一段愉快的记忆将盖过此前任何负面的体验。
迪赛牛仔裤专卖店。进来购物的人都会感觉晕头转向,不知道要怎么走,等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店员再上前服务
坐缆车时本能地紧张、恐惧,坐完之后成就感丛生
超市会把商品引导做的很清晰,但是把人们经常会购买的商品放在最里面,引导迫使顾客经过一堆诱使他们购买的产品
8. 如果要使某件物品能够长久地使别人感到愉悦,那么以下两个组成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设计师提供强烈丰富的体验技巧,以及观者的体验技能 ,就前者而言,设计师要提供强烈丰富的体验技巧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诱惑,创造一个过程,能给人带来丰富而持久的强烈体验。
可以类比上瘾模型,通过极具吸引力的外部因素,让用户开始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提供丰富的鼓励和奖赏,继而让用户更加愿意使用。
9. 个性化设计的诀窍是制造出可以优雅地老化的产品,让它们以一种令人舒服的个人化方式与其主人一起老去,这种个人化蕴涵着巨大的情感意义,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这里的“老化”是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会在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而这种痕迹是会快速被用户自己所感知的,当产生这种感知之后,对于产品会有一种本能的亲切感。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有回答为什么不在片头加启动广告,他有描述加广告之后的感觉,就像一个交了很多年的朋友的脸上突然有一个广告。
每到年底各大APP厂商都会出一个年终总结的H5活动,让用户感受在这里使用过的痕迹,加深对于产品的情感链接
10. 旁观者冷漠是一种我觉得你会这样做,所以我不做,你觉得我会这样做,所以你不做的状态,这种状态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局面呈现的情况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大家彼此水平、客观条件相当,所以会出现 _如果事情发生了,你肯定就会和我一样xxx,所以我不管_ 的理所当然的信任。
为了打破这种平衡,提高安全系数。航空公司会将驾驶员设置为经验资深和浅薄的两位驾驶员组合的形式,并且在规定和文化上,都将这种彼此质疑的态度视为尊重。
11. 当设计对象偏重*行为层次*设计时,需要坚持交互式、以人为本、反复测试的方法,整个过程侧重的是测试-修改;当设计对象偏重*本能和反思层次*时,需要一个清晰、有洞察力的人主导设计出来。前者可能会很成功、后者可能会很伟大。很像三体里面的“面壁者
之前“张一鸣的APP帝国”一文中有提到,头条的产品是基于算法而崛起的,迭代的方法就是不断的AB测试+修改,用户的操作会直接影响APP的内容和走向,一直达到当前状态最优解,很像以上反复的测试达成行为层次的设计,而这样的投入是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