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去的人生对于我们未来打算如何生活丝毫没有任何影响。
只要能这样想,我们就能鼓起勇气活下去。
心理学并非一朝一夕学得会的科学,除了学习还必须实践。
想要处理“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思考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不把现在生活困难的责任归咎于过去的经验或他人,而是鼓起勇气好好过完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很希望自己的过去就是问题的原因。被安慰说“不是你的错”的人,很容易把至今活得很痛苦的原因归咎于父母,认为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然后责怪父母。他希望错的不是自己。但就算他持有这样的想法,接下来还是得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有办法脱离目前的状态。
阿德勒心理学明明白白地教大家如何活得幸福,如何坚强地活下去。概念解释:
自卑感:与他人相比,觉得自己矮人一截的感觉。
补偿作用:为了克服这种自卑感所付出的努力。
器官缺陷:类似贝多芬这种对生活造成障碍的身体缺陷。
生活形态:我们对于这个世界、人生以及自己所赋予的意义。
自我概念:自己对自己赋予的意义。
世界观:自己对于周遭的世界赋予的意义。
自我理想:想象自己应该成为怎么样的人。
认知偏见:生活形态就是对自己与这个世界所赋予的意义,根据这个意义,决定对自己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勇气:遇到问题,从做得到的地方开始,一点一滴地去解决。“不完全的勇气”“失败的勇气”。这比害怕失败、连跨出第一步试着解决问题都不敢要好太多了。
共同体感觉:对他人的关心。用来衡量自己是否承认他人的存在,以及关心他人的程度的标准。
教育可以培养共同体感觉,即引导那些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去关心别人。
对自己的执着:把自己当做是世界中心的人,会认为他人都是为自己而活。只要他人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他就会感到愤慨。
获得共鸣的前提,一定要把对方与自己同等看待,时常去思考这个人在这个状况下会怎么做,也就是关心他人关心的事物。
“用他人的眼睛看,用他人的耳朵听,用他人的心感受。”
阿德勒不会强迫别人接受他的观点,也不会因为别人反对他而感到妒恨。
个体心理学 - 人应被视为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阿德勒关心的是眼前活生生的这个人,而不是普遍概念的人。
只追求2件事:1 必须是“在永恒的前提下”;2.必须让所有人都能理解。
人并非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是活在自己诠释的世界里。
我们不应该被自己的经历决定,而是应该要通过赋予经历意义来决定自己。
心理咨询的工作就是把这个尚未被人察觉,或者说未被人理解的无意识的目的意识化。
生气的目的并不是真正驱使人做某件事的力量,而是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照自己意思行动,所以创造出来的情绪而已。
情绪会通过人的意志出现或消失。
人从一出生的瞬间就开始写自传,直到死亡才算完结。
其实过去都有可能改变。因为过去也是由我们赋予它意义的。
建设性的态度:大家都尽心尽力地帮助我。母亲和父亲已为我尽了一切努力。
预防胜于治疗。
想要改变生活形态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因为每个人都是透过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世界,但自己却浑然不知。
叫一个人改变他的生活形态,结果那个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形态为何,不知从何改起。
我们每个人都看着同一个客观的世界,但都活在不同的世界,活在自己定义的世界里。
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孩子的自我设限。小孩会拿遗传或才华作为理由,甚至连用心做就做得到的事情,也会用这个借口逃避,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重要的不是你被赋予了什么,而是你如何使用被赋予的东西。很多小孩就是因为太过在意自己“被赋予了什么”,反而对自己的能力设限。
每个人都可以完成任何事情。
再怎么不方便、不自由的生活形态也都是自己选择的。
虽然改变是有可能的,但因为他们运用原本的生活形态不曾导致活不下去,所以大多数的情况,他们都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形态。
寻求心理咨询的人有时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你喜欢自己吗?”
人会通过自己的生活形态去看这个世界,并且去感受、思考和活着,但几乎没有人会说喜欢这个决定生活形态的自己。
第一步还是要有意识地去挖掘自己过去在无意识中学会的生活形态的面貌为何。此外,还要知道有哪些和过去不同的生活形态可选择。
意义并不是由状况决定的。我们应该通过赋予状况意义来决定自己。
一切取决于自己。若认为生活形态不是自己决定的,很容易把责任转嫁到他人身上,或归咎于状况使然。
个人必须在社会性的脉络下才能成为个人。
真正的意义只发生在沟通中。
人的言行的目的就是诱使对方作出某种回答。
心理学是“心的态度”。
看待他人的态度,将会深深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只要把他人当做是同伴,不管你在共同体中是否有自己的容身之处,你的人生就会发生改变。
“全体中的一部分”:指的是自己归属于某个地方的感觉,或是希望继续待在某个地方的感觉。
只顾自己的人,无法获得幸福。
目的论不是把眼光放在过去,而是望向未来,摆脱停留在追寻现状的窘境。咨询师会问患者,接下来你希望做什么。因为,只有朝目标踏出第一步,才有改变的可能。
人生本来就是不断朝某个目标移动。“活着就是不断在进化。”
不付出超越现实的努力的人生,除了停滞以外,什么也没有。
共同体感觉,我们必须要关心他人,并作出贡献。
即使没有人爱我,我也要爱我的邻人。
“为什么我要爱我的邻人?”
一定要有人先起头。即使其他的人不想合作,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不如就先从你开始吧。不要去想别人有没有合作。
随着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问题行为本身就会变得不同。
重点不在于别人认为你幸不幸福,就算别人认为你很幸福,实际上你却不幸福,那就一点意义也没有。
追求优越性或自卑感本身都不是病,他们会为健康、正常的努力与成长带来刺激。
错误方向的优越性追求可以归结成三点:
控制他人,依赖他人,不想解决人生的问题。
溺爱小孩的母亲,不允小孩对自己以外的人产生兴趣,认为小孩应该和母亲团结在一起共同对抗全世界。这时候,母亲就已经把小孩变成寄生虫了。
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人,会遭遇人生中莫大的困难以及对他人带来莫大的伤害。
神经官能症的患者致力于借此回避人生重要的问题,或是借着这个症状控制家人。
重要的不是过去如何,而是未来要怎么做。
想要和他人相处愉快,必须以对等的人格互相对待。
父母先建立正确地观念,然后再具体地思考自己可以帮助小孩什么,怎么帮、怎么做才是赋予孩子勇气,要怎样教育小孩等。
记住,是帮助小孩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父母教小孩应怎么解决问题。
愤怒会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关系越远,越难帮助到小孩。
我们希望孩子学到的是,失败时要怎么负起责任,以及让他思考为了避免下次重蹈覆辙应该怎么做。重点并不在道歉。
小孩的态度一旦变得消极,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做事情,这是紧接而来的问题就是,他失去对别人作出贡献的动力,满脑子只考虑自己的事。他想的不是如何对别人作出贡献,而是在意别人用什么眼光看他。
很多贪腐人员的“没被抓就好了”的意识,应该是从小在挨骂的环境中长大,慢慢在心中培养起来的吧。
责骂人意味着你没有平等地看待对方。
我们只有在把对方看做比我们低一等时,才会骂对方。
认为孩子听了赞扬的话会很高兴的人,就是没有把小孩当做大人一样平等对待。
认为自己没价值的人就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人的价值并不依存于他人的评价。
赋予勇气的目标就是帮助小孩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
只要持有善意,任何事情都可以看做是好事,如果失去了善意,原本被认为是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人,也会被看成是吹毛求疵、啰嗦麻烦的人。
想要把自己的短处看作是长处,认同自己的价值,我们必须下定决心积极地与他人建立关系。
想要让自己喜欢自己,无论是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是把短处看作是长处,都是必要的做法。
即使小孩最后没有成功地解决问题,总比连做都不想做的状况要好得多。
自己没开口,别人不可能知道你需要什么。因此,当我们开口时,不应该用命令的语气,而是要用拜托的语气。
帮助别人,不应存有期待回报的心。
老是挨骂、害怕失败的小孩,慢慢地会失去积极主动做事的动力。更别说要对他人做出贡献了。
无论是教育、育儿、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获得信赖,我们应该用一个人、一个同伴的态度,和对方往来。
咨询师不能用权威者的态度面对患者,不可以把患者置于依赖或不负责任的立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表现出“同样身为人的关心”。
总是希望被关注、被认同的人,大抵是因为从小接受赏罚教育的影响所致。
与其直接肯定人生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有意义,不如想办法超越不合理,努力把人生变得有意义,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想要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必须要超越现实。并非意味着现在的生活状态不好,而是当我们知道要怎么做才能过得更好时,就必须朝向位于现实生活彼方的理想看才行。
无论过去或眼下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接下来要怎么做,或能做些什么,这才是我们应该要思考的事。
不管现实状况如何,我们都要面向未来,不失去理想,同时活在此时此刻。
生活不会等到明天,当下就必须完成。
当死亡接近时,若觉得自己必须大幅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因为你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有问题。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不管是通过养育小孩或是好好地把工作做好,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就等于为后世的人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