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老子之后,庄子在《道德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开辟了另一条道学之路。庄子的思想,都记录在《庄子》一书中(也称《南华经》)。《庄子》一书,哲理深刻,想象奇特,文采斐然,汪洋恣意,取得了很高的哲学成就和文学成就。《庄子》中有大量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庄子·至乐》一篇中,有一个“鲁侯养鸟”的故事,这个故事原文如下: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鲉,随行列而止,委虵而处(节选《庄子·至乐》)。
释义:以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的郊外,鲁王恭敬的将这只海鸟迎请到宗庙中,并客气的敬这只海鸟酒喝。鲁王还演奏美妙的音乐《九韶》,以丰盛的肉类作为海鸟的食物。海鸟于是头昏眼花,非常悲伤,不敢吃一片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后便死了。鲁王的这种行为,是用养自己的方法去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去养鸟。养鸟的方法,是将之放飞于山林,让它自由的在坛陆上游戏,在江海自由漂浮;它的食物是小鱼和泥鳅,随着自己的队列自由翱翔,从容自得的生活。
《庄子》中的寓言故事,涵盖面积很大,往往具有多种寓意。上述的“鲁侯养鸟”的故事,最直接的,我们可以学到做事要掌握规律。鲁侯不知道海鸟的生活规律,胡乱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养鸟,结果很快把鸟养死了。如果再延伸一些,可以上升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的层面。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知不觉都会有一种“自我”的惯性,自己感觉好的东西,就认为是好的。本来是一片好心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分享给对方,可对方并不领情,反而显出不喜悦的色彩。这种事情,没有使对方乐意,自己也不高兴,可谓“双败”的结局。这种结局,究其根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自我”惯性在作怪,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错误的认为别人也喜欢,而强加给别人。其二,完全不了解别人的生活模式,以己度人,造成交往的不愉快。譬如,一个喜欢吃肉的人,将自认为非常好的肉献给一个素食主义者,其结果的尴尬是可以想象的。
人与人的物质需求及精神状态,都有所区别。在交往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对方的生活模式,真正知道对方的所求,才能顺畅的交流。否则,将自己认为好的强加给他人,就会出现“鲁侯养鸟”那样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