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鸡零狗碎的日子——吃饭

无论发生天大的事,饭总是得吃,不管吃的好坏,多少,总是得有饭吃。

就象当下的疫情一样,不让出门也好,不让聚会扎堆也好,在家里待着,隔着屏幕聊天,或者是做一些自己的事情,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吃饭。

记得马未都马老爷子发过感叹,他说这一天三顿饭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真的很耽误事。为啥非得是三顿呢,到点儿了人都吃饭去了,你不吃你连个作伴儿的人都没有。那鳄鱼,可比人类在这地球上待的时间长多了,人家几个月吃一顿,剩下的时间该干吗干吗。

吃,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当然,首先是得为了活着。但是,现在人吃出来成堆的胖子,就明摆着吃饭绝不是为了活着那么简单。再说那零食,如果说是饿了才吃,或者是没有体力了才吃,很多食物都可以舍去。

那么,吃饭就有了另外一重意义,满足感。很少能够看见一个人面对着满桌的美食佳酿,愁眉苦脸,往往是以喜笑颜开居多。食物,有一种拥有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因为人与其他的动物一样,生来必须练就的一项本领,就是觅食。所以,拥有食物,也就意味着征服,面前的一切,就象是战利品一样,能带来荣耀。

随着社会的发展,饭的价值在延伸和传递,开发了社交的功能,甚至还会偶而披着战争的外衣,比如说鸿门宴。平时,如果说找人办个什么事,约的时候总是会说:一起吃个饭吧。吃饭,是个平常到可以脱口而出的事件。相对于喝酒来说,它就家常了很多。只有熟识的人之间,才会说一起喝酒吧。如果关系不到一定程度,直接发起喝酒的邀请,会让人心生戒备。

至于吃饭时,无酒不成席,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是因为我们把吃饭这件事情搞得越来越复杂,在隔离的这些日子里,吃饭是一项占据着日常大段时间的工程。我大概算了一下,一顿饭从开始做,到吃,再收拾完毕,平均时长两个半小时。一天三顿饭,就是七个半小时,按现在一天的七小时工作制,光吃饭的时间,比工作的时间长多了。

当然,我说的这个,指的是家庭日常用餐,不包括办公室里泡一盒方便面之类。所以,这些日子,特别为吃饭所累。由于孩子正在长身体,总不能过于花色单一,简单到连自己都看不过去的地步。眼看着,由于饭菜不一样,孩子脸上表情的分类呈现,实在不忍心因自己的偷懒,让孩子心生委屈。尽管,在这个时代,孩子们的物质,早已足够丰富。

假如只是我自己,我真愿意一天一顿饭,甚至一顿饭都不做。馒头夹咸菜我也愿意,然后把一整天大段的时间省下来做些自己的事,享受思维不中断,一以贯之的那种酣畅淋漓。这三顿饭,就硬生生地切割着,一天天的日子,就成了一堆案板上切碎了的苹果。

再加上拍照打卡交作业,微信群里看看老师的吆喝,就是又把那一堆苹果碎成了泥。

隔离,看起来是有了一大段属于自己的日子,就象一整个圆鼓鼓的石榴果,打开一看,琐碎掉一地。

如此说来,还真是得羡慕鳄鱼一下,人类要是能进化到几个月吃一顿,多好啊。谁要是想请我吃顿饭,呵呵,等着吧。

疫情还没完,天天得吃饭,这就是俗话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无论出不出门,这就是日子,浪迹其中的人,就是在烟火里修行,也是滚落在红尘俗世中的遗珠。

俗与不俗,生将继续,活得其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手 写 从 前 每个人都有从前吧。 你还记得他么。 “第一天,真TM累啊。虽然内心拒绝,但,既来之,” “第十天,...
    长爱不去阅读 3,280评论 1 1
  • 前几日好友结伴,随心所欲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沿途放肆地欢乐,可劲地嚣张,活的潇洒痛快,自由无旁。真真是:...
    梁紫依言阅读 1,521评论 0 0
  • “齐鲁红都·古镇大店”调研团前往庄家埠墩进行特色小镇建设调研 作者:刘一凡 朱妍颖 8月20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
    鞠孜涵阅读 1,222评论 0 0
  • 情质是生物进化而来,即人生而就有的一种(心理)物态,之所以用物态一词,是因为这里的坐标是立体的、动态的,并不是两条...
    平易年华阅读 3,0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