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建时强调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百年党史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为新时代青年照亮前行之路。当代年轻干部要在红烛映心、实干奋斗、守正创新的征途中,做“四有”青年,绘青春繁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力量。
品读百年党史,汲取党史中的“理想信念”之钙,绘就信仰之花。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年轻干部立身处世的“总开关”,新时代青年干部通过学习党史,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党的历史进程中,无数先辈面对重重困难与险阻,始终坚信只要怀揣理想,就没有无法跨越的高山,没有无法渡过的深水。从“五四运动”中一群怀揣着拳拳爱国之心的青年高喊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走上街头,以青春的热血点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到红军长征中的“半条被子”;从解放战争中的“独轮小车”,到扶贫一线的“扶贫日记”。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开拓出前进的道路。新时代的青年,要认真学习党史,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品读百年党史,汲取党史中的“奋斗担当”之力,绘就实干之花。理想信念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现实,回顾百年党史,无数中共党员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终身。在基层治理中,从“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到“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了人民”的申纪兰,再到“扎根基层,立志为民”的黄文秀;在工业战线上,从为祖国献石油的铁人王进喜,到“做工人要做到最好”艾爱国,再到以心“铸心”的大国工匠洪家光。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现的奋斗之力如同璀璨的光辉,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年轻干部应扎实品读百年党史,细细感悟党性修养,主动“自找苦吃”,要储备知识、扩宽眼界、及时添识空白、补素质短板,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把双脚扎进泥土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主动作为,以“小我”之肩担起“大我”之责,争做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职,让实干之花在新时代绚丽绽放。
品读百年党史,汲取党史中的“守正创新”之魂,绘就创新之花。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中,守正创新一直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的必然要求,是党领导中国式时代化行稳致远的内在逻辑。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到“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和对不同历史阶段国情党情的科学研判,及时创新方针政策,才能在艰难险阻中突围,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发展路径。新时代的青年普遍拥有更扎实的知识、更开阔的事业,这要求年轻干部更要守住思想根基,在立场、方向和道路等原则问题上毫不含糊;紧跟时代步伐,细致研判,既要牵住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也要弹好基层各类事务的“钢琴”,敢于创新实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之“的”,做守正不阿的坚定者和勇于创新的开拓者,在守正中创新前行,在创新中坚守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