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期致良知线上格物班2班学习第3天
时间:2023年5月31日
姓名:邓凯
地区:山东青岛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圣贤,活成爱、传递爱、自省、利他、致良知印证者,用生命影响生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当|下|即|未|来|
【自省利他致良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2分
2、准时交功课√:2分
3、日行一善√:2分
4、每日自省√:2分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5、读书践行心得√:2分
今晚在读原文,听博仁导读,听孙凤老师点评责善: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人类活着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磨炼灵魂。
今天再次读原文,听导读,原文中第5问:又或事来得多,须要次第与处,每因才力不足,辄为所困,虽极力扶起而精神已觉衰弱。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如何?答: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若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末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周道通,对你来说是没有问题,从究竟上来讲,还是有出入的,将事和修当成了两个事,孟子说: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情以来,我们用心中的良知来应对他依良知而行,每个发生都是对的,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对于处理事情会不会有对错或者好坏以及遇到事情会不会陷入困顿无序,这些都是因为自己被毁誉得失的心所牵制,就是说我们有私心才会这样,不能切实致良知的缘故,若能真的切实的去致得良知,就会发现平日里做的善不一定是真的善,不善的恐怕都是收到了毁誉得失的牵制,而自损良知的表现,在这段我们知道,当我们真正能致良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对错的问题,没有善恶的问题,没有忙与不忙的问题,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依良知去做,都会以对的方式发生当我们陷入困顿无序的时候,是我们把修自己这颗心,和做事情分开了,实则反而是个中奖的机会遇到任何问题,依良知的告诉去做,就不会有问题。在每一个当下,修这颗心和做这个事都是一个事)
最近发现一个事实,或者说是一个真相,我所有看到的,我所有经历的世界都是我自己心得镜子,当我有了这个发现的时候,发现自己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去面对自己的生活。这个时候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发生,比如想到要陪孩子们过六一,3年没有走进学校的生活,今天学校为家长们敞开,我特别的高兴,在发现这个高兴之后,马上意识到自己被事情带走了,没有行在当下,在内心告诉自己:深深的吸一口气,缓缓的吐出,非常好,淡定淡定。自己弯起的眼角眉梢马上归于喜怒不言于色,似入了定的人,突然发现:哪里不对呀,修心不是修成木头,是高兴的时候,我享受和高兴呆在一起,难过的时候,我依然不排斥,我尽情的去体验我的难过,正如今天孙凤老师分享的,我们此生的意义所在。感恩一切有趣的发生,生活实在有趣。
感恩老师们的引导,让我越来越真实的做自己,感恩群中家人的陪伴,每天为我赋能,让我尽情的去拥抱我的生活,谢谢你们,我爱你们。感恩感恩感恩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做圣贤文化实践的榜样,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