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海上钢琴师》的人都忘不了这一幕:
1900站在舷梯之上,前方是高楼烟囱林立、道路纵横交错的城市,身后是生他养他陪伴他成就他的弗吉尼亚号,一段停留之后,1900摘下帽子扔向大海,转过身放松地走上巨轮。
这一幕总让我疑惑,为什么1900不下船?船下有他的爱情啊,那位让他朝思暮想、那位把住址留给他的女孩。
最后他宁可选择死亡也不离开巨轮,更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满怀疑惑,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1.1900不下船,是结果还是选择?
2.《海上钢琴师》的作者要表达的是怎样一种观点?
3.我为什么想让他下船?
电影中,1900在8岁以前,通过养父与这个世界连接,8岁以后,通过音乐与这个世界连接,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他是孤独的。养父Danny很爱他,怕失去他,为了不让1900离船一步,不惜将恐惧感慢慢注入他的心灵,例如说孤儿院是用来关没有孩子的人;陆地上有大鲨鱼,警察会把他带走……等等,后来船长联系了孤儿院,如果不是Danny灌输的思想,1900不会逃走躲起来的。Danny的引导致使1900对陆地产生了本能的抵触,并且根深蒂固。1900曾试图通过电话去联系陆地上的人,在遭到拒绝后,更强化了陆地的可怕。1900曾说,“我眼中的整个世界,美丽而可怕。太过美丽。恐惧带我后退。重新回到船上,永远。”从这个角度看,1900不下船是一个结果。
而1900与Max在电影中的对话:“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 ? 我能看到吗 ? 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显示出1900不下船,是充分思考后忠于自己的选择。
那么,作者想表达什么呢?《海上钢琴师》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1958年2月25日出生于都灵,在都灵大学学的哲学和钢琴。哲学方面师从意大利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Gianni Vattimo,而瓦帝莫师从存在主义学家Luigi Pareyson,皮尔森撰写的博士毕业论文为《Karl Jasper的存在主义哲学》,而Karl Jasper(雅斯贝尔斯)以Kierkegaard(认为应把人的生命当作一种在每个刹那之间作抉择,选择成为自己的过程)和尼采(人类在克服世界混沌过程中,赋予生存以形式、意义、目的和价值,原本虚无)的理论为基础,构筑了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因此,可以推断巴里科的作品有雅斯贝尔斯(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教育家,哲学家)哲学的影子。雅斯贝尔斯年幼得过心脏病及支气管疾病,使他无法进行爬山骑马等激烈运动,于是其长期过着单调生活,显得十分孤独又很难与人沟通,除了公务,他从没有去过公共场合。了解到这,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1900身上有雅斯贝尔斯的痕迹。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所体验的存在有三种方式:(1)客观存在(2)自我存在(3)自在存在。对自在存在的体验是人在死亡、苦难、斗争和犯罪四种限界状况中获得的,人在无可挽回的挫折和失败中,在对有限生存的否定中,投身存在的怀抱。人必须通过自由选择来确定其本质,人的意义体现在其自由之中。
那么,从作者的角度看,世界是荒诞的,人们在它面前不知所措,如疯狂赴美淘金热之后的经济萧条;1900是孤独而自由的,面对命运的不幸,他选择用音乐来弥补;面对陆地的奢华,他选择平静简单的大海;面对甜美的爱情,他选择沉默和怀念;面对生与死,他选择与船共沉。在做出一个个选择的同时,他也决定了自己的本质:不受任何世俗约束,掌握自由选择的自由。
我为什么想让1900下船呢?反视在我内心原来隐藏着好多东西:生存比自由选择重要;世界是可控的,1900下船可以获得成功和爱情;我想帮人的方法,原来是控制其行为,甚至强迫他。
看了电影和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有疑惑未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