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
来贵州地质博物馆,原不在我们的行程计划里。是大闺女坚持提议前往,还麻利地预约了6张票,像是她领着我们出门旅行一般。
从荔波回到贵阳时,直奔贵地博,踏入序厅,那幅巨型海百合化石墙便撞入眼帘。一朵朵直径半米左右的“花朵”肆意绽放,“茎秆”相互交织,构成繁花似锦的壮丽画卷。大闺女拉着妹妹的手轻声惊叹,小闺女则激动的心前后跑动,这古老的石头在孩子们眼里,仿佛有了新的温度。旁边的“五福墙”由瓮安、凯里、盘州、兴义、关岭五个典型古生物化石群标本组成,既寓意美好祝福,也拉开了神秘贵州展厅的序幕。
第一展厅是神秘贵州展厅,这个展厅宛如古生物王国,454件化石标本铺展开六亿多年的生命演化史。最早的动物胚胎化石躺在显微镜下,像一粒粒透明的星子。那条怀孕的鱼龙化石最让人驻足——侧卧的姿态里,肚子里的小鱼龙骨骼清晰可辨,不仅是大自然的神奇杰作,更是古生物研究的珍贵样本,让人感叹生命的奇妙与顽强。
沿着楼梯拾级而上,第二展厅“多彩贵州”展厅展现着喀斯特地貌的魅力。声光电、场景复原、沙盘等多种手段,将黄果树瀑布的磅礴、织金洞的瑰丽、万峰林的壮丽一一呈现峰林、峰丛、溶洞、峡谷、天生桥等地貌一应俱全,我们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案叫绝。孩子们看着沙盘里的山洞,想起刚去过的黄果树、万峰林和小七孔,兴奋着,科技与地质的结合,让孩子们对贵州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姐妹俩最期盼的是第三展厅“富饶贵州展厅”里的宝石。还没走到门口,小闺女就被玻璃柜里闪烁的水晶吸引,大闺女则陪妈妈在矿石展台前挨个辨识。专注地一度把妹妹给弄“丢了”。展柜里的辰砂红得像火焰,雄黄带着淡橙,孔雀石凝着浓绿,仿佛把春天锁进了石头里。“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贵州作为中国汞都、金州、铝工业基地、亚洲磷都、锰都、西南煤都的地位,让人体会到这片土地的富饶,也对地球的宝藏多了份敬畏。
第四展厅是“奋进贵州”展厅,以时间为主线,通过雕塑、历史照片、文物等,讲述了新中国各个时期自然资源人为国家建设作出的贡献。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珍贵手稿,展现着严谨态度与科学精神,激励着人们探索真理。一幅幅照片记录着贵州地质事业的发展,从艰难探索到蓬勃发展,凝聚着无数地质工作者的心血。
离开博物馆时,夕阳落在广场上。小闺女攥着带着她的闺蜜的小礼物念叨不停。这场由孩子提议的参观,远比计划更动人。她们或许记不住三叠纪、白垩纪等地质年代的数字,但海百合的纹路、鱼龙妈妈的姿态、宝石里的光,会在心里埋下种子。那些藏在石头里的时光,那些闪着光的美好,一直都在,等着被我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