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重看了潮剧《帝女花》,觉昔非今是,不是说对朝代更迭的感慨,而是,当清帝面对前朝公主的态度。
以前会认为清帝为什么不直接将她杀了,为什么还要那么厚待她?未看剧情时,还以为清帝贪公主的美色呢。
但是,刚巧看到一本《大汉帝国在巴蜀》的书,讲的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兴衰,又唤起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记忆,就能理解政治人物的做法了。曹操要打皇帝牌,《帝女花》里的清帝也要通过尊重前朝公主来笼络民心。
皇帝当然也可逞匹夫一怒,将某人杀死——这太容易了,也是我以前的幼稚想法——但是政治影响太坏,得不偿失。所以可杀而不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衡量的结果。你真要逞匹夫一怒之爽,你的政治生涯就无法长久。
政治人物的一举一动,就如同日月之食,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不要当人民是傻子。政治人物当然更不傻,他会好好地做给你看,塑造他的人设。
魏文侯就是这样的高手。一天,魏文侯和群臣饮酒,气氛很愉快。外面忽然下雨,魏文侯却站起来要人准备车马,送自己到野外去。身边的人都来劝阻他说:“大家喝酒喝得正开心,外面又在下雨,您何必非要赶在这个时候出门呢?”
魏文侯说:“我已经和管理山泽的官员约好了,这个时间要去打猎,我怎么能让人家白等一场呢?”
魏文侯就是要演戏给大家看,让所有人都能亲眼目睹自己对信用有多么看重。
管理山泽的官员是小官,打猎是小事,领导对小官和小事尚且如此守信,何况对高官和大事呢?天下的贤人还不大批来投奔他?于是,后来吴起、李克、西门豹……都来了,在战国初期,魏文侯当时是领先各路诸侯一个身位的。
只要政治人物还重视他的人设,不会没底线,人们知道他还有敬畏,对他就还有期望。这样,即使处于弱势的人就有了讨价还价的条件。《帝女花》里的长平公主正是借由此一点,向清帝要生存空间的,所以可以诸愿顺遂后,体面赴死。
三国时候,汉献帝在曹操手下不会死,还维持着一个帝王的体面。这是曹操的懂政治。这里就要提到刘备对待巴蜀前主人刘璋的不厚道做法了。本来打着光复汉室旗帜去争天下,已经不能够正大光明地抢同是汉室宗亲的刘璋的地盘了,刘备不仅是抢了,还将刘璋给软禁,送给在荆州的关羽看押。这叫刘璋原部下刘备的现部下情何以堪。所以,刘备即使占有了巴蜀的地盘,却没能收获那里的人心,在政治上留了党派纷争的隐患,也只有诸葛亮这样的强人在世的时候,才能勉强压得住以免内部分裂。诸葛一死,兵未临城下,刘禅早早就投降了,看来这算是明智之举。刘备得位不正,刘璋巴蜀旧人并未忠心于他,刘禅不早降,可能要先死在这帮人手中呢。
所谓政治,就是不能为所欲为,这正是让许多所谓贤人远离政治的原因(另一角度说他们是懦夫)。讲政治,就是讲跟“恶”势力(你反感的人)如何相处的艺术。昨天读了苏轼的《养士论》,苏轼便是看透了“恶”是有必要存在的。他说,战国时代各个贵族都在养门客,这些门客又多半并不能真的成事。但是把他们养起来,又有一个好处,这些鸡鸣狗盗之辈被圈养之后,就不会出去带头闹事了,从而让天下太平。这个做法相当于科举取士,自视有才的人有一条上升通道去为国家效劳,他们就不会到处说朝廷怪话,不会造成坏的社会舆论。所以,科举,还有现在的高考,是一举两得,一方面真的选用了人才,一方面又减少反动言论的压力,是极高明的政治选择。从这个高度去理解,你就知道为什么要给少数民族的高考优惠了,在大局观之下,那是政治的正确。
以前读古龙小说,快意恩仇就行了。而金庸小说里也有帝花女这一角色,那就是《碧血剑》里的阿九,《鹿鼎记》里的独臂神尼,在那些江湖里,杀个把人都是跟踩蚂蚁一样的,自己踩了都没有意识到了的事,所以容易以为一国之君更可以杀个把失势的人物无所谓,但这至少误导了我许多年,此为我的昔非今是。我的修养是做不到的,但现在知道这种难处,将之用于生活,自己再遇到不“洁”之事,尽量以上帝怜悯人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人的无知,又往往自己是不知道的,道理没法同他讲,就只能怜悯了他、宽恕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