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与 “风口上的猪”:不止于顺势,更在于造风

最初写相关文章,只是想单纯地了解雷军,再基于这份了解输出一些内容。但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发现雷军身上可以用太多形容词来描述。无论是他的个人品质、创业经历与理念,还是对社会的影响等,无论选择哪一个主题展开,都绝非 1000 字能够详尽描述的。接下来,我将围绕雷军与 “风口上的猪” 这一话题,阐述我对他的看法: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名言,源自雷军对商业趋势的深刻洞察。但在他的商业哲学里,这句话从来不是 “躺平等待风口” 的借口,而是对 “顺势而为” 与 “主动造风” 辩证关系的精准诠释。

在 2022 年雷军年度演讲中,他谈到了创办卓越网的经历。对于卓越网,雷军评价其 “创办于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倒下于电商全面崛起之前“,这段经历让雷军深受煎熬,他感慨自己错失了整个互联网时代,但是也是这段经历,让雷军明白了找风口的重要性,创业成功与否,与是否踩准时代封口密切相关,后来他在创业中更加注重对风口的判断与把握,这也为小米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段经历之后雷军不仅领悟到了风口的力量,但是仅仅领悟到这个道理是远远不够的,但雷军的智慧不仅仅只在于“找风口”,更在于它有“等风来的”耐心与积淀,在2000年,他就判断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后他就控制自己不再用电脑上网,而是坚持使用手机上网,他感觉很痛苦,因为手机屏幕实在太小,就这样,他发现移动互联网的痛点所在,于是开始做移动浏览器、手机安全软件等工具,慢慢积累技术与用户,赶上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就像他后来所说的那一句:风口来了,你得有翅膀才能飞。

雷军的种种事迹,勾勒出他从程序员到商业领袖的蜕变,但归根结底,是他将对趋势的敏锐洞察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用持续的深耕与积累让 “风口论” 落地生根。在发现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后,他没有急功近利地盲目跟风,而是从解决用户痛点出发,一步步完善技术体系,并秉持着“和用户做朋友的”理念,不断地打磨产品。这种 “在风口到来前先练硬翅膀” 的战略定力,让他在机遇来临时能够稳稳接住时代的馈赠。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所谓的风口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幸运,而是留给有准备者的舞台 —— 那些在风来之前默默积累的技术、沉淀的经验、打磨的团队,才是支撑 “猪能飞起来” 的核心底气。

如今再看 “风口上的猪”,雷军早已赋予其新内涵:风口是时代给的机遇,但能飞多高、飞多久,取决于你是否提前磨好了翅膀,是否有勇气在风停前搭建自己的降落伞。这或许正是他从程序员到商业领袖的蜕变密码 —— 既敬畏趋势,又不信命于趋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