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八,是老爸养了9年的八哥,那是在2008年我高考完的暑假,老爸说想养只八哥,然后教它说话,想来应该挺有趣的,所以,我就陪着他去店里了。已经记不清楚是怎么选的小八,只记得当时看到这么一只全身上下黑乎乎的尖嘴巴小东西,我是很嫌弃的,一直不停地问一旁的老爸:“八哥没有其它颜色了吗?没有漂亮一点的吗?”“没有,八哥都是黑色的。”好吧,一想到这只八哥虽然丑了点但以后会说话,还是勉强接受了。买它的那一天,老爸还特意买了个铁圈鸟笼,当小八的新家。
倘若要想八哥清楚点说话,它们都是要历经被修舌这一劫难的。看着小八因被修过而流血的舌头,那一刻我的心很难受,像是感觉到了自己的舌头被割破了一般疼。
小八的新窝安放在老妈洗衣的方槽下方,在家的每天早晨,都能听到老妈一边洗着衣服,一边朝着小八喊老爸的名字,而且,还是用闽南语,那种场面,现在想来还是有点搞笑的。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八会叫老爸的名字了,虽然发音不太标准,但还是能听得出来的,我想,那一刻,老妈心里是自豪的,但也从另一面让我看到了老妈对老爸无私的爱,她比爱自己更爱老爸。
后来一年大学暑假回家,老爸跟我说,小八会叫我的名字了,他说我唤给你听听,我们就一块到小八的笼子前,老爸朝小八用闽南语喊我的名,那时,只见小八本贴身的羽毛突然间炸弹起来,在笼子里上窜下跳,像极了一个即将上场格斗的勇士。“huihui”,突然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名字,让我误以为是老爸吹口哨发出的声,那一刻,说实话,着实让我吃惊不已,既兴奋又感动,兴奋的是小八的聪明,感动的是家人给的实实在在的爱。
不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家里人教小八喊其他人的名字,它硬是傲娇地不出声,成天就重复着我和老爸的名字,所以这9年来,它就只学会了说四个字,那就是叫我和老爸的名,当然,鸟类基本的叽叽喳喳的口哨音还是有兼顾的。
02
这九年来,小八练就了几项对它来说应该是相当自豪的本领吧。
1.每天清晨6点钟准时在屋外阳台喊老爸的名字,我想它估计是要跟老爸说天亮了,该起床了吧。
2.听得出老爸的摩托车声。这项技能我不得不佩服,我家住小区四楼,每回老爸骑摩托车刚回到小区楼下时,小八就开始叽里呱啦一阵乱叫,起初我们以为是凑巧,可特地观察了几次之后,终于确定小八是真的认得出老爸的摩托车声响,当时觉得小八的这项技能真是太高超太酷了,那时,真的好想把小八抱来怀里亲一亲啊,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
3.飞出去之后认得路,自己飞得回来。最近几年,老爸不知道什么原因,开始嫌弃小八了,说它吵,嫌它臭,说厌烦了天天清洗它的粪便,想把它放归大自然,让它自己谋生去。我以为老爸只是过过嘴瘾,随口说说罢了,便没去理会,可直到去年有一天回家,听说老爸前一天硬是把小八赶走的消息,我才开始对老爸的话上心。
听老妈说,那天中午,老爸打开鸟笼,用一根树枝硬是把小八从鸟笼里赶了出去,受到惊吓的小八从鸟笼里跳出来,“嗖”的一下子飞到了远处一棵高高的树梢上,脸朝我们家阳台。过了不久,下起了大暴雨,老妈说,那时,她看见小八摇摇晃晃地站在那根树梢上,任凭风吹雨打也不离开,全身被大雨淋透了,不断地晃脑袋拍打翅膀,看了很心疼,便想着用吹口哨的方式把小八唤回家,可是,面对老妈的真切呼唤,小八无动于衷,老妈说,那种姿态,像是在和他们宣战一样,可又委屈可怜得让人心疼。
老妈说,老爸估计是为自己之前的冲动行为感到后悔了吧,每隔几分钟就会到阳台上吹口哨呼唤小八,可小八就是死倔着不肯回来,他们心想,小八可能不会回来了。也不知道过了几个小时,他们在客厅里坐着,突然间听到阳台上有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他们赶忙跑了出去,只见小八正站在阳台的盆景榕树枝桠上,“扑哧扑哧”抖落浑身的雨水。老妈说,那一刻,不知道怎么回事,她的心里暖暖的,很感动,而一旁的老爸,也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小八。我想,人只有在真实历经过分离、亲眼目睹苦难而束手无策时,才会更加珍惜失而复得的小确幸吧。
后来听老妈说,从那次之后,就没再听到老爸说不要小八,要把它放飞的话了。
03
经过那次之后,老爸会时不时地把小八从鸟笼里放出来,起初小八也只是在阳台上蹦哒蹦哒而已,后来渐渐地,胆子变肥了,开始会任性地飞到小区对面的大树上,欢呼雀跃一番,再驾轻就熟地飞回来。
大概在半个月前,小八又再一次飞了出去,只是,这一次,它越过对面的小区楼顶,飞出了我们所能掌控的视野。老爸说,没事的,过些时候自己就会回来了。可是,等了一天、两天,还是不见小八的身影,听不到它那熟悉的叫声,任凭老爸怎么呼唤,都得不到任何熟悉的回应。这下,老爸真的着急了,因为小八从没离家这么久过,甚至从没在外过夜过。虽然老爸嘴上一直反反复复说着“算了,飞走了就算了,反正也养了这么多年了,也该还它自由了,整天洗它的粪便也不爱了,走了也好。”可是,人吧,往往最爱嘴上逞强,越是内心在乎的东西,表面越是要装作无所谓的姿态,以外表的波澜不惊来佯装内心的焦躁万分。
小八走的那些天里,老爸总是会一个人默默到阳台上张望,并频繁地吹着以往能得到小八回应的口哨,可惜,半晌过后,得不到任何回应。这些天里,老妈经常念叨“小八会不会被人家给捕去了?”
大约过了一周左右,一天清晨约莫6点钟左右,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屋外不停的鸟叫声,我以为是自己过于思念小八而产生了幻觉,便没在意,继续睡美梦觉。7点左右,我终于不情愿地离开舒适的被窝,起床洗漱吃早餐。一进厨房,老妈就兴冲冲地跟我说小八回来了,在对面的树枝上呢。真的吗?当时我那心情真的兴奋到无法形容,赶忙跑到阳台上,使劲吹起那熟悉的口哨声,这一次,我真真实实地听到了小八那熟悉的回应声了。天啊,原来刚才迷迷糊糊中听到的小八的叫声是真实的,不是在做梦。
“老爸呢?”
“你老爸早就跑到那棵树下去寻小八了。”
也是,养了9年的八哥,老爸早已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了,虽然有时会闹情绪,但终归是舍不得的。
“小八就藏在对面那棵树里面,我过去叫它的时候,旁边一家理发店的师傅还问我说这是我们家的鸟吗,怎么还听得懂我的口哨声跟我对话。”过了一会,老爸兴冲冲地推门进来,一边拖鞋,一边开心地说着。
“然后你怎么跟他说的呢?”我狡黠地问道。
“我跟他说,我们家小八很聪明,很通人性的,它还会自己认得路回家呢。”老爸满脸难掩自豪。
看着老爸满脸洋溢的如花笑颜,听着他激动的话语,我也相信小八是真的回来了,那些不见踪影的日子里,我想它只是绕了好长的弯在寻找回家的路。
可是,事实并不是我们想的那般完美,那天下午,我们再去那棵树下要把小八唤回家的时候,已不见小八的踪影了。直到今天,小八再也没回来过。
也许那天,小八只是想回来同我们告个别,毕竟九年的时光里,我们一起做了一家人,又或许,它只是想回来给我们报个平安,告诉我们它并没有被陌生人抓走,也没有遭遇什么不测,它选择不回来,只是单纯地喜欢上了外面的世界,喜欢无拘无束的自由,外面的世界,比鸟笼里的一隅辽阔太多、精彩太多了。
04
小八的出走,让我再一次明白了人生的聚散终有时,而我们最该做的,应该学会好好说再见。
这让我想到了现下很流行的一个词“断舍离”。这个词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大体意思是“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主要是通过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灵环境的“断舍离”。
“断舍离”的反面是“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其实,把“断舍离”放置于情感当中,我们会发现,人生中,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难的是不知道该舍弃什么。无论是“收纳”物品还是“整理”人生,除了不断贴标签和分类,除了不断地添置抽屉,其本质可能都是要“断舍离”,或者换句话说,叫做“选择”。
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情绪状态,每个人的情绪也都会有高低起伏。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让自己从无法改变的事实当中快速走出来,我们应该要学习和练习的,就是尽快从杀伤力强大的负面情绪中跳脱出来,回到平静积极的状态,过好当下的生活。
小八的离开,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生的意义。一个人真正害怕的东西是什么?对物品能断舍离了,那对那些避免不了的聚散离合、伤心过往,是否也能勇敢地断舍离了?那些令你悲痛纠结不已、耿耿于怀的过往,你认真思考过了吗?你有否从内心深处平静地、好好地和他们说再见了?
人生的种种苦恼,总混杂在我们的执念当中。有句话说得很好:“人生的上半场是关于加载,下半场则是关于卸载。”如若能够学会舍弃,放下执念,人生应该会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