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前段时间,我真的太累了。
不知自己陷入了什么怪圈,只觉得一切都无比艰难,对未知担忧,对现状不安,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充斥着我的生活,迷茫感、焦躁感、恐惧感骤然上升,不知道现在的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
后来,我选择一个人逃离学校,去释放情绪,去寻找答案。
离开学校以后,我发现,其实一个人出去也挺爽的,自由自在,不用考虑同行人的想法,只需自己大胆地往前走。
孤独是常态,坦然面对才是最好的。
我们早就过了一起手拉手上厕所的年纪,上了大学才发现,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处理问题,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以前总觉得,自己一个人是不是就会“不合群”,一个人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会不会很丢人,我其实很怕孤独。
可是为了合群而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只是在徒增烦恼。
今天为了迎合这个绞尽脑汁,明天又为了迎合那个而费尽心思,有这些时间多背几个单词,多看几页书,不香嘛?
真的不要为了合群而去合群,有些人为了努力让自己合群,但这只是为了看起来不那么孤单。
所以呀,与其努力假装合群,不如做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像一支队伍。
我有点爱上这样的孤独。
当慢慢习惯了,会发现原来一个人更好。我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活,会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跑步,偶尔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上课。
“害怕孤独是在所难免,你要学会充实自己,规划自己,慢慢的就习惯了。”
大学里的孤独,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时光。
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是运气,遇不到是常态。
刚来大学的我总是以交友为前提,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可发现自己真正交到的朋友并没有几个,大部分都是点头之交,有些甚至现在连碰面都不会打招呼。
后来才明白,社交不等于交友。
当遇不到趣味相投的朋友就别勉强去融入不合你自己的圈子,真的太累了,一个人真的不丢人。
孤独,可以让你更加专注做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方向,有想看的书,有想思念的人。
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和别人寒暄,也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做毫无意义的社交。
有句话说: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
孤独的时候,就是在给我们变优秀的机会,或许我们站在高处,才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一个人也可以很棒,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