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6-总结

多继承

python中的类支持多继承
class 子类(父类1,父类2,....):
pass

class Fly(object):
    """飞行类"""
    f_num = 10
    def __init__(self):
        self.height = 100
        self.speed = 0
        self.time = 0
    def start(self, speed):
        self.speed = speed
        # print(self.speed)
        print('开始飞行')

class Animal(object):
    num = 100
    def __init__(self):
        self.age = 0
        self.gender = '公'

    @staticmethod
    def eat(food: str):
        print('吃'+food)

class Bird(Animal, Fly):
    pass


b1 = Bird()

字段都可以继承

print(Bird.f_num, Bird.num) # 10, 100

方法都可以继承

b1.start(10) # 开始飞行
Bird.eat('肉') # 吃肉

只能继承第一个父类的对象属性

print(b1.age, b1.gender)
print(b1.height, b1.time, b1.speed) AttributeError: 'Bird'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height'

运算符重载

1.运算符

python中所有的数据类型本质都是类,所有的数据本质就是对象
在使用运算符对数据进行操作时,实质是调用运算符对应的魔法方法(魔法方法能自动调用)

运算符前面的数据类型,决定了函数哪个类中对应的魔法方法
看某种类型的数据是否支持某种运算符就看这个类型中有没有实现对应的魔法方法

每个运算符都有自己固定的魔法方法
例如:+ : 对应add
> : 对应gt

内存管理

手动内存管理:答题时需要内存的开辟,内存的释放

内存分为栈区间和堆区间,栈区间中的内存是自动开辟自动释放;
堆上的内存需要程序员写代码申请和释放

1.内存的开辟

python中所有的类型都是类,所以所有的数据都是对象。对象都是
保存在堆区间,变量都是保存在栈区间。变量中实际存储的是堆中存储
的数据地址。(变量的本质就是指针)

注意;除了数字和字符串对象,其他的数据都是每次需要数据的时候直接在堆中开辟空间,
数字和字符串会先检查这个数据之前是否保存过,如果保存过就直接用之前的数据,否则才开辟新的内存空间。

2.内存的释放

python中内存的释放采用的是'垃圾回收机制'自动释放

内存管理管理的是堆里面的数据。
a.垃圾回收机制:1)看一个数据是否需要销毁(是否需要回收),就是看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是否为0
(引用:保存对象地址的数据)
2)如果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不为0,就假设当前对象消失,然后看会不会有其他对象因为它的消失引用计数变为0
如果有,就将另外一个对象回收(循环引用解环) - 用于面试

b.循环引用:

注意:用一个变量给另一个变量赋值,实质赋的是地址

浅拷贝和深拷贝

1.变量直接赋值 - 赋的是地址,赋完值后两个变量一模一样

2.浅拷贝

列表[:]、列表.copy()、copy.copy(数据)

浅拷贝:直接复制被拷贝的数据,产生一个新的地址,然后将新的地址赋给变量。如果被拷贝的对象中有子对象,子对象不会被复制

3.深拷贝

copy.deepcopy(数据)
深拷贝:直接复制被拷贝的数据,产生一个新的地址,然后将新的地址赋给变量。如果被拷贝的对象中有子对象,子对象也会被复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