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释一下两个名词,一个是商业空间,就是使用性质为商业性质,产生商业行为的空间,比如餐饮店、精品店、专卖店、零售店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办公室也属于商业空间。也有人把公装统称为商业空间,这是偏颇的,因为一些民生的行业,比如学校、公园、广场、博物馆等等也是属于公装,但只是公共空间。第二个我要说的名词是设计,我所讲的设计是装修设计,即室内设计,也叫做空间设计,外套有三件,但是人还是同一个人。
首先纠正一两个观点,一个是:既然是商业,那肯定要保证效益最大化,花最少的钱随便做一下就可以了。另外一个是,过于放大了空间对人的影响,忽视经营和体验。商业要保持持续的运营和发展,肯定要考虑到成本,但是成本不是一味压缩出来的,过于压缩成本,只会让整体形象受挫,造成整体品位和档次的降低,拉低品牌价值。同时我们要清楚,空间作为载体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替代不了运营和服务,它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但是不要把它当成是燃料(以空间为卖点的商业体除外)。
商业空间的装饰设计要怎么做呢。当我们接到一个案子的时候,首先自然而然地,会询问是做什么的、多大面积、在哪个地方这些基本问题。既然是基本问题,我们一定要搞透,想方设法,主动询问,细心收集所有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性质、户型和面积、位置信息(采光通风条件)、使用主体的品牌文化和理念、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客户群的特点、市场定位、竞争对手的情况等等。了解完这些基本信息后,我们就要开始着手去进行设计了。
设计是针对未来进行规划和准备,我们在设计前,先要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当空间完成后,是怎样的一种活动场景和生态。比如一家公司,从市场部门开始,到服务完成后的售后,又或者一家皮具店,从客户被店招吸引到店,走了一圈之后决定买一个包。我们要去分析整个流程的每个细节,包括人的心理和行为,包括环境和物品对人的影响。
一般来说,我们的着手点有这么几个。第一是功能,一个空间它是用来做什么的,要达到目的要设置哪些功能区间和空间装置。比如一家茶叶店,是为了弘扬茶文化,给客户好的体验,让客户购买茶叶产生消费和享受行为。那茶店的招牌,茶店的橱窗,茶叶和茶器的展示柜,品茶桌,收银台,包括仓库,都是一家茶叶店所要具备的基础功能。功能是一切设计出发的基础和中心点,空间设计的基本载体。
第二个是文化和理念,包括风格和美学创意两个部分。首先说风格,风格是带有明显地域或群体属性的元素的集合。需要注意的是,风格不是简单的形的堆积,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方法,一种发展的理念和倾向。比如美式,实质上是美国移民文化、牛仔文化(或者说马背文化)的一种体现,它代表一种融合和多样性的生活方式。又比如中式,中式讲究的稳重和中正正是中国人对君子的最好解释。君子要堂堂正正,有理有节,代表一种生活处世的价值观和方式。再说美学创意,艺术创作是天马行空的,但不代表无限自由。空间设计的创意一定是建立在品牌和文化理念上的,而且要体现出当代的思想或地域文化,或群体/个体文化。每个年代,每个地区,每个群体都有不同的文化,这是艺术创作的能量来源,也保证了空间设计的多样化和差异性。
商业空间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不同于居家空间或公共空间,因为和商业结合起来了。搞纯艺术很纯粹,但是要在商业里融入艺术,在艺术里体现商业,难度就高了好几个档次。目前商业空间设计玩艺术创意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将商业和艺术结合的很好的却是凤毛麟角。中国有句古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提升商业空间设计的质量,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多维度去考虑”。除了前面提到的功能、文化、风格、创意,设计师还要将思维更深更广的去发散,色彩和造型不用说,人体工程学、消费心理学、风水等等,都是一个优秀作品都必须要通过的关卡。
商业空间是摆放在聚光灯下的,只有通盘整体去考虑,做好每一个细节,360度无死角,尽可能的减少缺陷和短板,才能真正打造出一个有生命力的空间。这需要设计师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基础,不断去学习、体验和总结,也需要使用者不断提炼自己的文化价值,双方充分沟通,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