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关口。清兵已从东北起兵入关,直逼京城。袁崇焕赶回来救援,驻军城外,几度鏖战,击退清兵。但是最后却因为被人离间,反被崇祯皇帝治罪,凌迟而死。死后老百姓甚至分食他的肉,以解心头愤恨。公道总在人心吗?不一定。
然而后来,悄然为他守墓的也是老百姓,一守几百年,直到乾隆称帝的时期,才正式为他平反。说起来,他作为明末重臣,是清朝的敌人,因此这样的平反,显示出一种大义。并不是所有的伟大,都能在当世被认可,往往需要时间的追认。
所以,在一个大时代里,如果你受到很多委屈或者不平的待遇,别着急,把它交给时间。不能简单地以当下的得失论成败,很多所谓失败,只不过是
时的一个世俗观念,或者某种立场下的判断而已。
做人,要有一种心理准备:历史上见,时间上见,不能总是当下见。当你一门心思,只想成为现实中的成功者,也许就会失去历史和时间,甚至成为历史的阶下囚。
如果老舍先生能有一颗更强大的心脏,相信公道总会降临,也许就可以熬过最黑暗的日子。如果傅雷先生多活二十年,又能为世人多翻译多少伟大的作品。一方面,我们感慨他们的情怀和刚烈,另一方面又会有些难过,如果他们相信历史与时间呢?
如果总在为未来忧虑,而不能享受此时此刻的时光,你可以把整个余生都搭进去,但你真的打算这么过一辈子吗?要知道,你所担心的事情,只有不超过10%会变成现实,其余的都是自己吓自己。而且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今天,明天也还不错。
所以,我现在经常用这三个词衡量自己。做任何一件事情,是不是一有了感触就急于表达?有没有经历追寻的过程?尤其在当下,如何在“感触”和“表达”之间加入“追寻”,我觉得是这个时代必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