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对校园非自愿来访者的治疗取向简介

坚持学习分享,第105天。2017年10月30日,星期一。

校园非自愿来访者,是指某一学生因为触犯学校校规,违反教育目标,或者与父母的期望冲突,而被校方、老师或家长规定他一定要接受学校某位老师的辅导,以帮助其解决问题。这样的辅导,存在这样的特点:由于他们并非出于个人意愿接受辅导,往往会以不同程度与形式的拒绝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不愿意,而带给辅导老师的较大压力与困扰!而焦点短期治疗,它自身的目标导向、正向导向和短期导向的特点,可以帮助老师在看似无法介入的辅导时,提供不同的策略。

焦点针对学生的抱怨,他们会认为它并不是病理性的反应,而是正常的反应。焦点关注的是孩子的成功经验、力量、资源、希望、小小的改变与合理可行的目标。这样的辅导过程往往很轻松、有趣、愉快,且聚焦于问题的解决,而非问题的本身。这样使得来访者在面对问题时愿意去思考。

再者,焦点短期治疗采取大量的开放性问句。可以很好的避免老师在辅导时使用分封闭性的训诲式的是非问句。这样来访者更容易接受,引导来访者正向的思维思考,意愿与行动。

最后老师在叙述孩子犯的错误时,尽量使用,过去时态及非标签式的描述方式。例如学生考试作弊时,我们可以这样说。你以前考试时看过同学作答。学生偷盗时。可以这样说。你曾经未先问过同学便拿了他的东西。来指出来访者不当的行为表现。也可以具有未来可能性的语言作回应。你还没有学会如何控制自己,来提醒来访者可以学会新的行为,只是现在还没有做到而已。就是说老师尽量用正常化的技巧来降低来访者觉得自己是特异的坏孩子的感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