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我看见霆曦的裤子口袋凸了出来,于是随口提醒他把口袋塞进去,他说:“你没看见我已经在塞了吗?”
事件中自己的感受及感受的解释?
生气霆曦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很不耐烦。
反感🤢霆曦说话的语气让我觉得他不尊重我。
伤心我只是善意提醒他,他却这样跟我说话。
对于这些感受的感受是?
烦躁想起霆曦这几天的情绪都很暴躁,我一直压抑的情绪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
厌恶不喜欢霆曦暴躁的脾气。
困惑感觉自己不会教育孩子。
苦恼☹️经常被霆曦影响情绪。
事件中自己的期待及渴望?
期待:霆曦不要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即使他已经在整理裤子了,也可以只是“哦”地答应一句就好。
渴望:被尊重 被爱 被理解 有意义的 有价值的
事件中对方的感受及感受的解释?
不爽我已经在整理裤子了,不需要妈妈提醒我,我听着觉得不爽。
厌烦妈妈提醒我会让我觉得她不信任我,我不喜欢这种提醒。
疑惑🤔️我已经在整理裤子的动作妈妈难道没有看见?
反感🤢我不喜欢被提醒被催促,我希望我的事情可以按照我的节奏来完成。
郁闷☹️妈妈又生气了,我只是说了一句话而已……
无力妈妈这么生气,我什么都做不了。
事件中对方的期待和渴望?
期待:
妈妈不要提醒我催促我,让我自己做自己的事。
妈妈不要生气。
渴望:被理解 被尊重 被允许 被认同 被接纳 被欣赏 有意义的 有价值的 自由的
自己的转念(转化观点和期待及感受)?
释然儿子只是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不希望我提醒他催促他而已。
平静儿子不耐烦的语气只是我的解读,并不代表他真的不尊重我。
心疼我误会了儿子,其实他是在努力学会独立,学习自理,尝试脱离我的帮助和照顾。
欣慰想明白了儿子其实是在逐渐独立,我顿时感到很欣慰,欣慰儿子长大了。
欣赏也很欣赏,欣赏儿子追求独立的想法。
梳理一遍之后,明白到原来又是我的规条在作祟,在我的原生家庭里,与长辈的互动有一个规条,那就是要分尊卑:与长辈说话要有礼貌有分寸,不能喊叫不能表现得不敬,不能搂搂抱抱没大没小。
这个规条带给我的负向影响是,有时候孩子情绪激动起来说话的音量和语气没有控制好,我就会觉得他是不尊重我。
幸好我有学习到转化规条的工具,那就是运用冰山工具,换位思考,就会有不一样的视角,得到不一样的观点,感受到不一样的感觉。
转化后我的感受、想法、期待、体悟是?
轻松原来一切都只是我以为,其实并不然。
释然这只是我的规条在作祟,而不是事实。
期待我能通过转化这条规条改善我与霆曦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体悟到我如何回应别人,更多的与我的内在发生有关,而非别人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