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而发明的一种外用的贴敷治疗方法。
将刺激性较强的辛温走窜的药物,例如白芥子、细辛、生姜汁等碾磨调成膏状,制成小药饼,直接贴于特定穴位上。
利用药物对皮肤穴位的自然刺激,达到类似灸疗的效果。
三伏贴的使用
是否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每年的三伏天,也就是初伏、中伏和末伏各贴一次,在中医肺病学科,这种三伏贴的疗法被广泛推广应用。
初伏从7月20号到29号
中伏为7月30号到8月8号
末伏是8月9号到18号
最佳时间窗口为每伏的前三天内任选一天,时间弹性较大,最好每一个伏贴时间间隔10天。
贴敷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以下5类人群更适合三伏贴↓
一是有呼吸系统疾病,例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支炎、肺气肿等;
二是有消化系统疾病,例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经常出现胃胀、腹胀、胃痛等症状;B
三是有相关女性疾病,例如宫寒、月经量少、痛经甚至不孕;
四是有寒湿性关节肌肉疾病,例如颈肩腰腿痛、寒湿性的关节炎、脊柱炎等。
五是有慢性疲劳综合征,怕冷、怕风、疲劳、容易感冒的人群。
虽然三伏贴作为夏季养生的重要手段,但是恶性肿瘤者,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患有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者,瘢痕体质者,皮肤病者禁用。贴敷期间避免直吹空调、剧烈运动。
儿童可以贴三伏贴吗?
这三种情况下我们建议不能使用三伏贴:
第一点,一般情况下3岁以下幼儿不适宜用三伏贴。孩子年龄过小,皮肤娇嫩,且表达能力、判断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正确描述不适感;但如果小孩未满3岁,医生评估认为适合,也是可以应用三伏贴的。
第二点,早产儿或者是体质极弱的儿童,即使已经到了年纪,也需要找医生进行评估,才能贴三伏贴。
第三点,患儿正在发烧或皮肤已经有了破损,比如说过敏、湿疹、荨麻疹以及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儿童。
除此之外,中医认为虚寒类的病症都可以使用。一般成人贴敷6—8小时,儿童2小时左右。以皮肤感觉耐受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