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2日,辽宁省儿童游戏疗法专委会,第五届儿童游戏疗法连续培训项目高级班第二、三天(共三天)。
无论作为家长、还是新手咨询师,三天学习演练后,如何帮助孩子和家长,每个人都收获了清晰的思路、动力和勇气。
学习理论,进行实战演练。感受学和用真的是两回事。
闫琇俪老师的咨询演示总是让“来访者”舒服的冰释前难、令学员感慨万千!
接续上篇简书学习分享。
具体地说,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在他年幼时,和他的母亲有很好的互动。他的母亲能敏感地识别婴儿的需要,对于婴儿所发出的信号能够精确地解读,并把自己调整到婴儿的节奏和频率。可以说,他的妈妈是个“足够好的妈妈”。
而对于痴迷型的人,他的妈妈就显得不敏感和不可预测了。所以,婴儿就必须放大对依恋的表达,用异常的行为来换取妈妈的关注。又或者是让自己看起来很无助,以这种示弱的方式来换取关注。
对于疏离型的人,在他年幼时,他想要得到安慰的表达从来没有有效过,甚至表达之后所受到的创伤比不表达要重。所以,就选择假装自己没有依恋的需要。这是一种长期的压抑和屏蔽而形成的一种防御性的适应。
而对于恐惧型,他们的父母是极端的混乱和不可预测,通常是处于精神分裂症、家暴或处在重大创伤中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来说既是安全,同时也是危险的来源。孩子不知道是应该亲近还是逃避,他们一直处在惊吓和趋近的冲突中而得不到解决。
早年的依恋关系对一个人有哪些影响?
一个人的早年的依恋关系不仅影响到他的亲密关系,而且其他的人际关系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年幼时与他的母亲所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地图”,也就是一个人如何地思考、感受和行动的一套心理模式(也就是我所理解的一个人的“操作系统”)。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年幼时与母亲所形成的依恋关系决定了他今后一生的生命底色!
综上所述,依恋关系决定心理地图,一个人最好能拥有一个安全型的依恋风格。但如果因为小时候父母所受到的局限,自己没有形成安全型的依恋,那么该怎么办呢?
好消息是,一个人的依恋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去修复不安全的依恋风格。具体来说有两样工具:心智化和觉察。
我们首先来说心智化,这个词看起来很专业,我们可以把它换成一个大家很熟悉的词:反思(心智化≈反思)。而我们反思的内容呢,就是我们的心理状态。
举一个自己的例子:一次我有件事情想请一位同学帮忙,他可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好几家企业的老板,我们是在一个课程上认识的。我觉得,我和他的社会地位差距还是挺大的,所以我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才向他说出我的请求(通过微信),说完之后我的心里是惴惴不安的。
时间过去了半天,没有回复。我心想,可能人家在忙吧,下午就会回复了。到了下午也没有回复。我又想,可能人家一整天都在忙,晚上有空时就会回复了。可是,到了晚上直到我睡觉前,还是没有收到回复。这时,虽然是在意料之中,但我还是有一点失望。于是,我叹了一口气,心想:他肯定是拒绝我了,只是人家不好意思直接说而已。他甚至看都没有看,我对他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算了吧,再想想其他的办法吧!
当我看到自己的心理过程和状态后,我就开始觉察自己:
我问我自己:“我现在察觉到什么样的感受或者感知觉?我有察觉到是什么让我有这样的感受吗?”
过了一小会儿,我觉察到,在我的下腹部有股能量在涌动,有一点悲伤的感觉。接着我想到我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如:小时候妈妈经常打我,小时候当我想要一些玩具时,家里的大人们都是拒绝的...... 这时,我突然觉察到为什么当别人不回复时,我会把它理解为拒绝。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心智化是一个过程,而过程的内容是自己的心理状态。
在《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这本书中,作者说:“心智化促进我们察觉自己和他人的主观体验的解释性深度和表征性特质,以这样的方式,在我们的一生当中,心智化都有可能让我们从内在世界和外在现实的嵌入中解脱出来。”
这段话有点拗口,以我的理解,对主观体验的嵌入状态就像是处在一种不知不觉的自动驾驶状态,而心智化可以帮助我们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发现自己走错路了,然后马上“重新规划路线”。
接下来,来说觉察。在《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这本书中,作者说:“觉察的姿态的实质是按照体验原来的样子,对它全心全意地开放和富有同情心的觉知,包括痛苦的体验。它涉及到以一种“彻底接纳”的态度,练习去“面对”艰难的感受和想法。”
简单地说,觉察有三个要素:接纳、当下和觉知。
于是,当我心智化和觉察之后,第二天我给他再发了一条信息:“你昨天一直在忙是吗?我昨天的信息你有看到吗?” 。第二天依然没有回复,直到几天后我收到回复:“××,不好意思,现在才看到,我这几天在国外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