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天边金盏露成霜)晏几道

      天边金盏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晏几道为晏殊幼子,是个赋性天真而又风流的贵公子,年轻时候,酒筵歌席,良辰佳节,有过不少欢娱的朝暮。父亲死后,家道衰落,生活陷于贫困,对于人情世故、悲欢离合,有更多的体验,天真的心肠不免时时蒙受悲哀,因此,他的词作也由写得真率而逐渐走同深沉。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鸿雁来宾。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二十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以承武帝想饮以求长生的“玉露”。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物,词以“天边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 白露为霜,天上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队,云似乎也随之延长了。

      菊花多黄,人所尽知;紫兰较生,但《楚辞.九歌.少司命》已有“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之句。 本是清狂耽饮的人,如今要唤起旧情酒兴,还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层层挫折,重重矛盾,必有不堪回首、不易诉说之慨,感情的曲折,自然把意境推向比前更为深厚的高度。

      “兰佩紫”二句,承上片“人情”句的含蓄转为宽松;“殷勤”句随着内容的迅速浓缩,音节也迅速转向悠扬;“欲将”二句,感情越来越深沉、曲折,音节也越来越悠扬、激荡。谭献评周邦彦《兰陵王》词的“斜阳冉冉春无极”句,说“微吟千百遍,当入三昧,出三昧。”读晏几道这首词的最后三句,使人也有同样的感觉,因为它的意境、音节配合得极有韵味和感染力,妙处须细细体会。

      这首词,写景洗炼;写情转折起伏,步步深化;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蕙风词话》说“此词沉着厚重”,得到最后两句结句,“便觉竟体空灵”。实际上,这词以欲吐还吞之笔,写无可奈何之情,是由“空灵”进入“厚重”的;结尾三句,创深痛巨,力求和婉,转益悲凉,最为“厚重”,只是厚重而不沉滞,故仍有“空灵”之感罢了。陈匪石《宋词举》说:“小晏多聪俊语,一览即知其胜,此则非好学深思不能知其妙处者。”这首词感情悲凉,音节悲凉,“悲凉”二字正是它的基调,从悲凉处体会其意境,追溯其生活根源,对它的妙处,就容易理解。

(此文转载,略有删减,原作者陈祥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