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有没有资本

一、资本的定义

钱足够多,同时使用期限够长,并且背后蕴含着智慧的资金才足以称为资本。资本需要满足资金大小、使用期限和背后智慧三个要素,否则“钱”只能成为“资金”,不能称为“资本”。

那么普通人习得获得资本的方法虽然不容易,但可以习得。从定义的三个维度:金额足够大、时限足够长、将资金赋予智慧,不同智慧的人掌控资金的能力不同,循环突破。

二、增加资本的方法

第一、 突破对“金额”的认识误区。投资时把焦点放在盈亏比例上,不是本金或者收益。

绝对值上,当把焦点放在盈亏比例上时,就对准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举例,本金1万,投资回报5000,收益50%,比较本金10万,收益15%,显然前者的盈利成绩要优于后者。所以,把焦点放在盈亏比例这个相对值上,而不是在本金和收益的绝对值上,这就是资金的使用效率。

使用相对视角,不是绝对视角

无论在资本投资,还是在个人投资上,一定看的是相对自己的成长,我称之为“内求”。在个人成长上,焦点集中在内,需要放弃一部分全视野无盲区的“安全感”,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身上,才能深度思考、实践。所以做减法,减掉不需要关注的部分,做加法,加上能够给自己溢价的部分,用相对的视角去看个人投资和资本投资。

第二、 比金额更重要的是赋予这笔资金的“期限”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长期投资”,给资金“判上无期徒刑”,什么样的资金可以被“判上无期徒刑”,一定是长远、占时不用的、且不是借贷的资金。因为短期使用的现金流、要偿还的现金流还是给生活安全感的现金流,无论哪一笔被“判上无期徒刑”,很多人在投资上都无法做到心平气和。

在家庭财务管理上,用不影响生活、房贷、教育、医疗、赡养以及未来养老的钱,保证这些账户充足的安全感,之后去做长期投资,无论亏盈,不影响生活品质,和长短期的现金流,心平气和去学习资本后面的“智慧”。

第三、 最重要的是给资本附上“智慧”

心智成长的过程,必须躬身入局。入坑不是坏事,投资的是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学习再多,不践行,永远是假的,都不能成为你生活智慧的一部分。践行有成本,这种成本需要自己承担得起,就像第二点说的可以“被叛无期徒刑”的成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