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设限2019-01-09

      最近看倪萍的《姥姥语录》,在其中一篇《人生就要上山顶》里,姥姥有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倪萍常在家跟表妹们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安安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姥姥却反对,说这都是懒人说的话。她语重心长地对孙辈们说了这样一段话:

      人都是活一辈子,可山顶上活的就是山底下人的好几辈子。山上风大,爬上去不容易,你使劲了,你这一辈子都不用后悔了。

      90多岁的老人,目不识丁却能说出如此通透智慧、胸襟高远的话,实在叫人叹为观止。原地踏步或走下坡路,短期内看着是毫不费力,可长此以往,舒适区呆久了,后期会让你越来越难。

      所以,一个有追求有报负的人,一定不会让自己呆在舒适区混吃等死,而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人生更上一层楼。

      当一个人的生活出现这3种迹象时,预示着ta正在走上坡路。

01摒弃恶习,健康生活

      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说过:“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的确,你只有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

      而爱自己,就是要和过去的恶习告别。

      有时一个小小的习惯的改变,影响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

      她开始跑半程马拉松,然后是全程马拉松,为了管理自己的身体,她开始改变自己的睡眠习惯。而后是储蓄习惯、工作安排、未来计划等等。

      当她开始爱自己时,好运接踵而来,生活也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

        她成功减肥50斤,重新焕发活力。

      她重新回学校读书,后来在一家图形设计公司工作。过了一年,同事里有位男士追求她。

      几年以后,她终于实现了去埃及的梦想,当面对雄伟的金字塔时,她发现自己因为习惯的改变,已经变得足够好。

      这就是好习惯的力量,这就是健康生活所能带给一个人的改变。

      如果你也想让自己变得更健康,不妨试试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的2个小方法:照镜子和独处。

      照镜子是为了从中看清自己真实的状态,如果皮肤气色不错,眼神明亮,精神饱满,说明自己过得不错,继续保持。

      如果镜子中的人看起来很疲惫,肤色暗沉,无精打采,身材走样,就要做出改变。

      独处是为了学会和自己做朋友,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唯有拥有在黑暗中也能一个人毅然决然行走的力量,我们才能与擦身而过的他人构筑深刻的关系。

      总而言之,学会感受与思考,摒弃恶习,健康生活,是一个人正在走上坡路的第1个迹象。


02 不因年龄给自己设限,逆向生长

        有人说,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未来。

        的确如此。当42岁“高龄”的素素姐调入文化局时,我惊掉了下巴。

        我心里不禁想:人到中年,她是怎么做到的?

        马云说:“有多少年轻人,晚上思索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

        为什么?一是没有跳出舒适区的勇气,二是没有技能。

      年龄,从来不是限制人前进的因素,没有不适合的年龄,只有缺少勇气的内心。

      力克·胡哲在《人生不设限》中说:

      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

        我们很多人都为自己的不作为寻找借口:我年龄大了,学不会了,做那个还来得及吗?

      然后日复一日,生活平淡如水,不思进取,一边忙着感慨岁月不饶人,一边畏手畏脚安于现状。

        就像有句话说的:有的人30岁就死了,80岁才埋葬。

      而对于一个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有无限可能。

      日本的岩室纯子奶奶, 77岁学做DJ,在夜店里摇头晃脑,轻松打碟。82岁时考驾照学英语,拉起大提琴。

        所以,不因年龄给自己设限,逆向生长,是一个人正在走上坡路的第2个迹象。

03放弃存量,推翻重来

      这里讲的存量,是负向的存量思维,意思是抱着自己的成绩不放,在舒适区待着,吃老本。

      存量是人性的追求,谁不想抱着自己打下来的天下好好享受,却想着折腾自己呢?折腾是冒险,冒险就是打破常规,舒适不再。

      但存量思维是危险的,它意味着原地踏步,没有创新。接下来的命运,可能就是被时代淘汰。

        冲浪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在海平面上待久了,想要再冲上浪头,就必须放弃存量,在浪底积蓄能量。

        冲浪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董卿就是一个敢于放弃存量,推翻重来的勇者,也是一位智者。

      董卿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浙江电视台,那时她不仅当主持人,还当制片人,事业如鱼得水。

      这么得心应手的工作,多少人求之不得呢!可不安现状的董卿,在一年后考入上海电视台,在七、八百人群中脱颖而出。

      上海电视台不如她所想的美好。没有人理她,也没节目可做,她只能在台前台后做一些跑腿的工作,璀璨的舞台,不属于她,新人身份让她无比失落。

        董卿没有在那些无聊的日子里一蹶不振。她选择改变自己,她再次读书,并顺利地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的电视专业,读完本科。

      董卿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也正是骨子里的坚强和不安分,让董卿最终站上了央视的舞台,连续主持13年的央视春晚。

      尽管董卿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董卿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荣誉冲昏头脑,她很清醒,没忘记今天的成就是通过怎样的努力获得的,也没忘记继续充电、学习。

正如董卿自己所说的:

      一个人不能光着眼于现在,作为一个称职的节目主持人,外在的东西很快就会成为过眼云烟;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偏爱智慧型、知识型的节目主持人,而这一切不是凭先天就能得到的。

      从2014年4月到2015年7月的一年多时间,董卿暂离央视,去美国继续学习深造。

      回国后,她担纲制作了两个大火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

      蜕变的过程是痛苦的,而咬牙坚持的人终究会被岁月温柔以待,在温柔的时光里开出最美的花。

      同样值得钦佩的还有张泉灵。

      她在事业高峰从她待了18年的央视离开了,华丽转身成为知名投资人。

        说起来是华丽,其实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她愿意从头再来,接受这份挑战。

      张泉灵在微博中说:“从头来过不是否定,是敢放下。最难放下的还不是名利,不是习惯的生活方式,而是思维模式。”

      存量是我们辛辛苦苦积累的,但是它又是危险的,容易让我们陷入创新者的窘境。而抛弃存量又是反人性的,只有通过再学习倒逼自己放弃存量,挑战自我。

      敢于放弃存量,推翻重来,这是一个人正在走上坡路的第3个迹象。

04走上坡路,才有出路

      走上坡路这么累,为什么我们也要坚持呢?

      走上坡路是一种向上盘根错节的过程,考验的不仅仅是能力、毅力,它还是你实现自救的唯一途径。

      那些内心燃烧着热烈的岁月是珍贵的,奔赴理想的归途有些波折和漫长,但这样紧绷的日子是给你喘息的机会的,不要觉得费力就停在原地,然后一蹶不振。

      永远不要妄想谁会来救你,也不要自怨自艾,还没开始就向生活缴械投降,每个人都应该自我解救,然后走出来。

      走上坡路,是自我拉扯和攀缘的过程,是你与命运较量的唯一机会。

        何亚娟在《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都一样》中说过一段话:

      现在觉得累,觉得难受正常,因为你在走上坡路,只有走下坡路才不累。可是,熬过去就会柳暗花明,你承受得比别人多,就会比别人收获的多。

      人生没有白走的上坡路,每一步都算数,它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周末往返了厦门,带着这本书在路上,再久不能5天不更新,以下是我的马拉松式阅读,有的章节比较简单,归纳挑一些重点...
    大白雪阅读 4,296评论 0 5
  • 难忘的北京之旅 2018年7月9日我来到了北京,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来参加一个盲人夏令营,...
    明日之星_3e3c阅读 1,371评论 0 0
  • 我想成为一个斜杠青年
    于小喜阅读 884评论 0 0
  • 是否有人會告訴我 天上的星星不會消失 太陽從來不會落下 你也一直沒有離開 我們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思念一個人 以沉默...
    爱跑的濯濯阅读 1,267评论 0 2
  • 把每天过的有趣一点 不是一件难事
    相相相柳阅读 29评论 0 0